味之素中佛网
准提咒如何持?如何回向?
2019-09-27丨 来源:

要了解佛法讲的什么,用自己的方法绝对不成,咱们大脑头壳里装的都是抽象的符号,不能装真实的东西,一粒沙子都进不去。大脑只能放一些符号假象,其特性就是持续找目标,其实那些目标都只是一些符号而已。当我们刚遇到一个人时,一定会问说:「这人是谁?」其实你要问的是他的名字,不管美丑,都一定要先找出他的名字,我们就满足了。

  佛法非常不一样,他告诉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就把它纳入生命里面。可是我们看到一个符号很快就记起来了,要把他整个状况流到生命中,实在是很困难。大脑都记那些符号,大家在一起常说:「你在修什么?我们那里有好多人,很温馨,大家都好庄严、精进,家庭幸福美满。」大脑都是记这些东西。人死了,这些东西就不见了,前辈子认识的亲戚朋友,今天有哪个记得?都忘记了。佛法不给你这些符号,死了以后再来,依然面目全非。

  佛法在训练我们,进入萨婆若海以后如何改变生命,当萨婆若海里装的是贪、瞋、痴时,下辈子就像鳄鱼,如果装的是戒、定、慧,下辈子便跟杨丽花一样表现杰出,漂亮又有名。若要熄灭贪瞋痴,就在萨婆若海里增长戒定慧,与生命因素结合。

  假如是在第六、七、八意识里装戒、定、慧,那是福报,装了贪、瞋、痴则是业力。大部分人修行都在六、七、八识这边修,修得好就有福报,修不好便是业报。

  我们则是在萨婆若海、生命因素里修行。我从这方向来提醒大家认识佛法,一定要先摸索一段时间,从称赞、礼敬、忏悔上面去摸索萨婆若海这个生命因素的存在,才有办法进一步论及如何修。感觉不到这一点,那就没办法修行。

  生命中如果有很多的挫折与困难,修法过程中自然会解决,例如可以对佛菩萨讲:「弟子想好好精进,能否让我少兼一点差,又不至于饿肚子?」菩萨一定会满你的愿。

  「菩萨,我已经有三栋房子,但想要凑足十栋。」菩萨不听这些,因为这人太贪心。如果不懂发的愿是否正确,很简单,可以跟佛菩萨讲:「我发的愿如果菩萨认为可以,就请答应我,让我满愿。」

  你每天三餐不继,菩萨一定帮忙,但如果是贪多务得的话,菩萨就不予理会。生活中真正有困难的部分,即使是家里小孩子不听调教,也可请佛菩萨帮忙调整。小孩子不受教,有时是因为家长观念不对,不一定是小孩子的错。菩萨帮忙调整一下,父母本身会跟着调,这不是很圆满吗?

  你不能要求菩萨晚上帮忙教训小孩,让他一早起来下跪、忏悔。有时候是我们的错,自己要改,至于怎么改,菩萨会帮忙处理,这是真正的要领。修行人必须领悟到底是山转、路转,还是人转、心转,但千万不要团团转。答应菩萨好好修法,我们自己就会慢慢改过来,该放下的就放下,会圆满的就圆满。不要因为执着而去进行,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这是摸索阶段,必须进行好一段时间,善根够的,也要五年左右。一般人很用心,也需要十年。别以为很快就搞定,一有这种慢心便很难成就,记得这个原则。

  我们开始修法有两个部分得同时进行:首先观空。现在持咒,这是空性,刚刚讲般若性空的智慧,所以要有文殊菩萨的观空智慧。另外是修普贤菩萨的法门。二者必须得兼,并得结合在一起,不要修一下就停滞,反正一切皆空!不是这样,修法刚开始一定得扣得很紧。

  眼前若不扣紧,将来便难以超越。所谓超越就是把这个法放下,但现在若不抓紧,将来如何放下?你要布施,手里得有东西才能布施,没钱、没东西怎么布施?所以一定要很认真地去修法。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放下」。此刻积极修为,修法时,性空也是倂在一起同时进行的。

  整个行法过程中,无论是持准提长咒或短咒都可以,我比较主张持心咒,亦即短咒的部分:「唵折隶 主隶 准提 娑婆诃」,念的字数有一点弹性,譬如「唵 折隶 主隶 准提 娑诃」是九个字,念「娑婆诃」就变十个字,或者念「唵 折隶主隶 准提 吽」八个字也行,是八、是九或十个字,都不要紧,加上「怛侄他」也无所谓。

  在用功过程里,念这八、九或十个字,一个钟头一千遍或许会有一千个妄想,念三千遍、五千遍,就有三千、五千个妄想。但从五千遍开始到一万遍之间,妄想会变少,这一点行者本身可以很清楚感受到。从一千陆续增至五千的过程,会有很大的变化,每天选个时间去试验,功课本身一小时,加上前行部分半个钟头,总共一个半小时。假如刚开始没有太多时间,那就试试半小时,加上前行总共一小时。

  持咒一个钟头为标准,短咒念三千大概算正常。正常的换气、吞口水都没问题,但妄想仍多。念到五千以后,你慢慢发现声音无法太大,否则喉咙受不了,于是你开始进行调整,到达一万之数时,你就变成金刚持、金刚念诵,只有嘴唇动。

  一万以上,由于嘴唇的频率太快,于是等于不动了,而从喉咙发出一种声音;一万五以上则不由喉咙发声了。这声音必须自己去感受,你会觉得声音已经不由身体,而由心里发出。也就是说,从一万五到二万之间,你将发现声音是由脑筋里面发出来的。本来从嘴巴(颊)来,后来变成从嘴唇、喉咙来,然后由心来,再从大脑发出来,超过二万以上,全身都可发出那个声音。

  发声的祖师爷叫玛尔巴,死时全身发出声音,他人已经死了,全身却还发出声音,那就是他念的咒。一个钟头内念「准提心咒」二万遍,大概已达大脑极限,对世间人而言已极为不可思议的了。

  然而这还是世间的,从这里才算正式修行,是一种超越的修行。这当中不仅发声的变化,连呼吸也改变了,否则用原来的呼吸法,一定无法负荷,搞到心脏病。这时候你若会调,随着量的增加,什么心脏病、肺病等症状,都将一体调愈而不见了。吞口水也会发生变化,连带腹肌、肠胃脾肝等等,也都会调好,变得健康。声音、呼吸、口水三方面都调得很好的话,什么气功都不必学,身体状况定然一等一。

  学佛殊胜的重点在这里,这也是其奥妙之处。当真正精进修行时,所有功用都会发挥出来,修法过程中全部调整,包括心境也一样。念到一万遍时,你会手忙脚乱,一万五以上大概已经无法算数字,你若念到两万怎么算?根本无法算。到这个时候,你全身整体自然转变,全方位地产生变化。

  修行绝非单一的,而是总体性的。例如念阿弥陀佛,一定要把它锁住,一再地深入,你将会发现空性在这里起作用。念到一万开始转变,声音,由这里变成那里的,有口腔的声音变成嘴唇的声音,甚至变成喉咙、肚子里的声音,最后要把心里的声音叫出来,然后变成脑波的声音。

  说起来容易,做下去就知道不可思议了。一万、两万遍怎么念?念的次数随着呼吸出现。念的韵律是这样来的,吐一口气回来,大概就一百零八遍。吐一口气差不多半分钟,那绝不像一般喘一口气三秒钟就过去了,他可以延伸至三十秒。那时候如果调得纯熟,大概会慢慢由一百零八遍增至一千零八遍,而念的声音则与呼吸频率结合。所谓龟息法、胎息法就是这样来的,那不是深呼吸,而是一种转变的开始。唾液,我们称「津」,他会很自然地流进去,这东西最营养了。你现在的口水不干净,但修法到一定程度后,口水即变得清凉,可治百病,因为我们本身有条理好。这时候还谈空或不空,就是心理上的障碍。心里有障碍的人绝对不空,告诉人家「你就是放不下」,这种说法太粗了。修行进入微细之处,境界进来该怎么转?呼吸、声音怎么转?唾液怎么吞?凡此种种皆需转化,不能停滞于某阶段。

  训练完成后,我们随时都可能提起正念,咒语便随着呼吸而出。工作时亦然,随着工作,咒语便跟着汨汨而出。当咒语和呼吸相结合时,咒语也可以和我们的所有行为相结合。咒语透过行为出去,神通即现前,这时候已然超越大脑,不光一个钟头念五万遍、十万遍,一念之间或刹那间即能念五万遍、十万遍,此即实修的不可思议之处。

  心理上有何障碍必须突破?平常注意听经,把相关的法义、教理脉络弄清楚,否则实修下去会碰壁、踢到铁板,此皆因转不过来。所以很多同修说:「师父,我回去拼一晚,拼到差点生病。」什么都没有扫清,当然会生病,不能一个晚上拼这么多,必须循序渐进。假设现在念一千遍,三个月下来,每天一个钟头大概都念三千遍,如此加紧用功,再下来的三个月,大概就增加到五千遍……。

  水平一再提升,你发现念三千和念五千的气质不同,念五千跟念八千不一样,八千与一万更是幡然有别,而念到一万五以上,随便什么地方一站,任何人自然都会看到他。因为他依然极突出,有鹤立之姿。其实能念到一万已经不得了了,气质已然大不相同。

  所谓多少遍,是指长期的平均数字,而非试过一次就算数,因为你可能是极勉强的压缩,而把胸部、喉咙也弄受伤了。所以不要勉强试验,需经慢慢调整,从一千、二千到三千,皆需维持一段时间,而后才想办法突破与提升。一个钟头念到二万,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调得上来。这里面要调的东西很多,包括怎么呼吸、发音,唾液怎么吞,还有生理上的习惯等等,若无三、五年之功恐怕不行。

  很多地方你听我讲似乎很简单,实际去做就没那么容易。就像刚开始学唱歌,听人家唱DO RE MI很简单,自己实际唱出来就问题丛生,盖皆因生理尚未调整好。同样的,刚开始念咒,声音由口腔转变成嘴唇音,再变成喉咙;呼吸调整变化之际,连我们自己也未必知道。喉咙、唾液等各种转变,修行者本身未必清楚,但无论如何总是得慢慢去调,三、五年时间不为过。这当中假如有所执着,空性就观不出来,进去是观空、行空,就是力行空性。从实修面来讲,一点都含糊不得。我们的讲法已经算透彻,一如修行的蓝图,然而仍必须如实修行才感受得到。你查阅了地图,也问路问了无数次,但就是到不了目的地,问题就出在没有实际经验。实际状况与心里的想象完全不同,因此一定要去实践才能了知。

  修行一定要实际去做以后才知道真实状况。正如我告诉大家呼吸怎么转、声音怎么变、唾液怎么吞,结果不说还好,一说之后,你连吞口水都呛到,咳个不停。修行时会发生各种不同的状况,每个人的因缘不同,但都必须去修法实践。

  法本,属于前面摸索阶段的仪轨。行者透过文字去感受,但一进入行法,便无法诉诸言说、形诸文字,因此正修的这一部分,所有法本都不提。我们用最清楚的方法提点大家,然后精进共修,遇到任何问题就提出来研究,不要自己乱想。本来要去吴凤庙,结果找到土地公庙,还大嚷大叫:「我找到了!」若要验证修行成果,必须拿出来说明,这是实修正行的重点。

  最后要谈的是发愿与回向。我们花本个钟头或一个小时完成修法后,就如做完工作领到酬劳,开始分配要存银行或买股票,但这还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把钱用掉,兑现成有用的东西。有人兑现成牛排,有的人捐给慈善机构作为捐献,有人拿去旅行、买房子或买汽车,总之,就是兑现成自己满意的用途;钱的分配就相当于「发愿」,兑现其用途便相当于「回向」。

  功课做完就有福报,可以分配到智慧这边或自利那边,此即发愿。发愿后要运用,例如祖父母往生甚久,可以分给他们福德资粮,这等于荐亡、超度。希望子女、兄弟生活得更好,便将功德回向给他们,消灾免难,通通弄完了,无事一身轻最清净,清净就如点灯一般,光明遍照。

  假如布施三千,你可以分配超度、消灾、点灯各一千,但功课方面,你分两部分即可,一是利他,愿众生如何如何;一是自利,愿自己的菩提道能够持续成长。刚开始不懂得分配,可能只回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但功课慢慢做下去就一直进步,你比渐渐从文字相转入实相。

  发愿与回向是修法的圆满结局,修法的动机或目的是要自性清净显现出来,功课做完了,便应当思惟:「自性清净心显现了吗?」自性清净心是摩尼宝珠,原本光明照耀,如今被种种贪、瞋、痴等污染,无法闪耀出应有的光芒。修法完毕后,就像是把宝珠擦了一遍,看看是否变得光亮一些。我们必须做这样的反省。做完功课后,回向就等于检查一遍,看看哪里做得不对或不好,需要下次改进,这是很重要的关键。

  做完功课拜三拜起来之后,需得静静回想刚才所做的功课,在进行当中有多少妄想?究竟念了几千遍或几万遍?进步了多少?妄想又是怎么进来、怎么退出的?持诵当中乱了几次?回想过程中,你若每一次都能抓到某些重点,如此将会进步神速。否则每次都欠缺回想检讨,浑浑噩噩,像煎咸鲢鱼一样,只是这次翻过来,下次翻过去,那样不可能有进步。

  这种回想能让我们进步神速,由于懂得反省怎么做才对,便渐渐能抓到要领。当然,这也没那么容易。我自己拜佛拜到二十几万拜才发现不对,二十几万拜之前差不多修改过一百多遍,修改的包括拜佛的观念、态度、方法等,而各式各样的观想,如观空、观东观西……等等都一直改,改了不下数百次,可是竟然要拜到二十几万遍时,才骤然发现之前的种种小修正都不对。虽然每一拜我都很注意,不是叩一下就跪下来拜,拜下去马上又站起来。但终究因为基础站错地方,于是最后还得进行大幅度的改变,当时已经拜完二、三十万拜了。我每一拜都问自己:「这样拜对吗?这样拜能成佛吗?」二、三十万拜以后,才发觉根本上弄错了。

  总之,回想的功夫很重要。拜佛绝对没错,但拜佛之心可能会搞错;持咒不会错,但持咒的方法、要领、用心、动机却有可能出错。所谓「善用其心」,必须持续地回想、反省,相关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如以三个月为一期,你会发觉进步神速。回想,会让我们发觉气的转换,会察觉念咒声音的转变,每天的进步你都能看得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

  生活周遭有很多障碍要试着放下,在修法过程中,把心放在法上,周遭的诸多障碍应该都不会发挥作用了。不过,假如修法以后,家里、生活、事业等还是多有障碍,这表示某些事对你影响很大,这时应分两方面来同时进行,一方面尽人事去将事情处理好,另一方面则得增加做功课的时间。例如一个钟头增为两个小时。

  你可能因为多生累劫以来的习气太重,一个钟头的修行尚无法转换过来,这时必须增加修行的时间。一天增加至四个钟头以上,对多数人而言负担太重,就像琴弦绷得太紧,烦恼定然会起,身体也将产生障碍。纵使是出家人,也难以像佛祖那样,整天坐着修行。出家人上得出坡、领执事,有众多工作要做。有些人非常精进修行,仍不免有各式各样的问题,此实因世间习气或业障太重,这时便要加强忏悔法门,以消除业障。

  这时先放下持咒、念佛等法门,改为拜佛。你打开《华严经》,一字一拜;透过拜佛消除业障,因为过去造的业太多了。学佛的反省过程中,许多日常的东西必须先弄好,障碍多就先忏悔,即使现在福报很大,但是不断造不好的业,下辈子定然受苦受难。

  如果你精进修行,但尚有许多莫名其妙的障碍,那么所能做的,唯有忏悔而已。一方面精进,同时也认真忏悔,盖因不知自己夹杂了多少业障,所以就得很谦虚、冷静、客观地反省,如是修行,想快点成就亦不至于太难。

  不管修什么法门,希望各位要坚持、忠心,对道场、师父、法门都要忠心。想得到如一百克拉钻石闪耀的殊胜效果,就得好好珍惜、把握这难得的修行机会,希望人人皆得尽快证得殊胜的圣果。


佛咒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咒佛学推荐

准提咒佛学推荐

准提咒简介  准提咒,是准提菩萨的真言咒语。咒语为: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准提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准提菩萨的真言出现因缘,在《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中记载为,佛陀因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的缘故,入准提三摩地,而说此过去七俱胝(七千万)佛所说陀罗尼。据此可知准提神咒是七千万尊佛加持后专为众生增加福报,消除恶

持诵准提咒威力强大  准提咒目前在显教的《佛教念诵集》中作为“十小咒”之一,整体咒语为:南无(namah!)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南(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怛侄他(tadyata^)唵(om%)折隶(cale)主隶(cule)准提(cundhe)娑婆诃(sva^ha^)。持诵准提咒威力强大。  诸咒得验&em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