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行像
1970-01-01丨 来源:
乃将装饰好之佛像以宝车载往城中游行之宗教仪式。又称巡城、行城。印度、西域、中国通常于佛诞日(农历四月八日)举行之。按我国自唐至宋初,一般多以二月八日为佛诞,后改采四月八日。然据大唐西域记卷一屈支国条记载,西域亦有于秋分举行者。

 关于行像之起源,据赞宁之大宋僧史略卷上记载,自从佛陀涅槃后,王臣多以不能亲睹佛陀为憾事,遂立佛陀降生相,或作悉达太子巡城相。至于印度行像法仪之盛况,据高僧法显传记载,中印度摩竭提国巴连弗城年年常于建卯月(四月)八日行像,作四轮车缚竹成五层,有承攎椻戟,高二丈许,其状如塔,以白叠缠上,然后彩画诸天形像,以金银琉璃装饰其上,悬缯幡盖,四边作龛,皆有坐佛及菩萨立侍。计二十车,车车庄严各异。此日境内道俗群集,作倡伎乐。

 我国行像之风始于东晋戴逵作行像五尊。自南北朝至于唐、宋,行像风气渐次盛行全国。行像仪式之盛大,可见之于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大五一·一○一○中):‘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日节,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旛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

 元、明之后,典籍中已少见关于行像之记载,然近世西藏及五台山等处,每年仍举行行像仪式。至于大江南北,则行像之风俗已代之为浴佛仪式。[观佛三昧海经卷六观四威仪品、卷九观像品、佛祖统纪卷三十八、卷四十二、法苑珠林卷十六、岁时广记卷二十、魏书释老志第二十](参阅‘佛诞日’2746)
上一篇: 衣体 下一篇:行具三心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