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首页 » 佛藏 » 藏外 »
寄禅和尚行述
2024-02-28丨 来源:

  寄禅和尚行述  (清)冯毓孥撰

  师讳敬安,字寄禅,本湖南湘潭黄氏子,父曰宣杏,母胡太君,奉观音大士甚虔,梦兰而生师,时前清咸丰元年十二月三日也。方髫龄时,即屏弃腥味,随母拜月,喜闻人谈仙佛事。七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师方就塾师受《论语》,未卒业,家贫,与弟子成俱废读,为田家牧牛;然常携书自课。同治七年春,驱牛出郊,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而大哭,遂投湘阴法华寺,从东林师祝发,时师年十八。未几,徙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闻岐山恒志和尚,倡教外别传之旨,冒雪往参,志公命司行堂,兼执饲犬役,是为苦行始。如是数年无所得。一日,饲犬,食未尽而去,志公适至,师恐见谴,乃取其余食之。俄见犬自厕出,因思向食犬余,必杂遗其中,心中作恶,呕吐不止。既念一切世间物,本无垢净,四大假合之身,于外六尘,亦无好恶,取舍皆由业识妄生分别,乃决计与之交战。窃如厕下,参乾矢橛,一动念间,便膈臆欲裂,愈信经论所云皆实。遂悟入心地法门,师以释迦牟尼有“千疮求半偈”之说,然顶四十有八,自项至腹百有八,两臂殆无完肤。至宁波阿育王寺供洒扫,于佛舍利前剜背肉如钱者数四,注油于中以代灯;又然去左手两指,因自号八指头陀。师尝发誓,修“法华般若行”,朝夕忏悔,每追溯过去,辄泪涔涔下!尽十八日,遍身寒作,如在冰雪中,舌根麻木不得转;惟默诵经文,万信立尽,心大骇,疑为著魔,静坐数日,始复常态,妙智由是顿开。师以其事语南岳默公,默公云:“此台宗所谓‘寒触’也,舌根已转,可证‘法华三昧’矣。”厥后益加精进,乃至空慧俱铨。

  师之在岐山也,维那精一,禅课之余,好作诗自炫。师诃之,以为不究本分,学世谛文字。精一曰:“汝灰头土面,合参枯木禅,焉知慧业文人,别有怀抱耶?”无何,省舅氏于巴陵,登岳阳楼,下视水天一碧,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归述于郭菊孙先生,谓有神助,授以通行《唐诗三百首》,师遂以诗名于世。然生死心切,时以禅定为业,常山行坐盘石上,参父母未生前语,冥然入定。自是遍访烟水,江浙名宿,皆往请益。师既奉贤楷律师为本师,又以笠云圃学行超妙,亦以师礼事之,东游住宁波最久。

  光绪十年,师年三十有四,始还湘中,历主衡阳罗汉衡山上封大善宁乡沩山长沙神鼎上林各寺。上封在南岳祝融峰下,为衡州大刹,山后有田数千亩,皆供众之产,宗风衰绝,被夺于农人者且半,师讼于当道,经年不能决,卒赖巡抚吴清卿中丞力,次第规复之。沩山开山于唐灵佑禅师,沩仰宗初祖也,寺宇千余间,僧众千余人,前清之季,法门坠败,师驻锡三年,鼓螺为之一振。二十八年,天童阙席,首座幻人以为四明净域,非得高僧主持其间,不足以宣鬯正业,力破积习,率两序清众,请师守护法度,师以旧游胜地,遂辞上林,来主天童,如是十一年,百废俱举,夏讲冬禅,靡有虚岁。

  先是,清廷罢科举,兴学校,南中大吏,以资无所出,有提取寺产之议。浙江三十五寺,请日本本愿寺僧伊藤贤道,借传教保护,窃师名为首,报纸喧腾,外部电询浙抚聂仲芳中丞。师闻之,愤甚,以为辱国辱教,即飞函当事者,陈窃名之妄,力请严拒。聂公电覆外部,于是各府得自办僧学,由学部颁行僧教育会章程,僧人之创立学校自此始。师长宁波分会凡三年,多所保存。宣统三年八月,武昌义师起,大江下游,后先响应,新募军人,大率驻扎寺观。其乡里无赖子弟,则又假光复名,军服结队,令僧人出资,或迫胁为兵。师虑各地僧人,惊恐而流徙,因流徙而废置,正愁急无策,而政治革命之说起,师喜曰:“政教必相辅,以平等国行平等教,我佛弘旨,最适共和。”乃至上海,联合十七布政司旧辖地僧侣,创中华佛教总会,赴南政府,亲谒孙大总统,总统许之。民国元年四月,是会成立于上海留云寺,诸山长老,推师为长,乃以静安寺为总机关部,改原有布政司辖地僧教育会为支部,府为分部,电告北政府内务部,请著为令。有顷,湖南宝庆有攘夺僧产消毁佛像之举,宝庆僧侣,联名状内部,求回复。民政司长抗不行,师以湘僧之请,定计北上,拟以湘事再求内部,恳切下令十月中首途,十一月一日抵京师,寓法源寺。法源旧署悯忠师,嗣法弟子道阶,方主斯寺。越九日,始偕道阶见内务部礼俗司长某君。是时,湘中之事方迫,而某又下令调查僧产,分别官公私诸目,师见某,据《约法》相诘难。又以令中有“布施为公,募化为私”语,师谓在檀那为布施,在僧侣即为募化,界说不明,龂龂与某争辩。某语塞无以对,词色转厉,意在恫师,师遂愤而出。道阶为通袁大总统、赵总理,戒期往谒,冀收回司令,并以湘事为请;又劝师赴文宴以自解。是日夜半回寓,甫下车,即胸膈作痛,亟就榻,侍者各归寝。明日昧爽往视,师已作吉祥卧示寂,实旧历玄黛困敦之岁十月二日,世寿六十有二,僧腊四十有五。

  师初至京师,凡政官军长寓公道侣,识与不识,皆以一见为快,师以礼接待,日不暇给,欢喜赞叹,倾动部下。方谋开会欢迎,而师遽撒手尘世,于是各界七十三人创议,开会追悼,届期到者达千人。初,师年六十,在天童青龙冈营塔院环植梅花,颜曰“冷香”,自为序文。及示寂京师,道阶为治丧事,偕待杖宗圆奉龛南归。二年一月,嗣席净心启塔藏真,并谋募香火田供养。以师语录墨迹及交游尺牍书画,藏诸衣钵寮内,以念来者。师诗名满海内,当代耆宿通人,如郭伯琛、彭雪琴、王壬秋、王益吾、樊樊山、陈伯严、郑苏龛、易哭庵、俞恪士、喻艮麓皆与交最挚,唱和独多。其在宁波,则陆镇亭、张简硕、陈天婴、洪佛矢,及余族弟君木,每出山必过访,每访必以诗相酬答。师所著《八指头陀集》十卷,《白梅诗》一卷,已刊行。未刻者八卷:《语录》四卷,《文集》二卷,《续集》二卷,先后经郭王诸老选定。师诗逼近初唐,壬秋尝嘲师能为岛寒,不能为郊瘦,故近今所作,多效东野体云。师赴京携文及未刻诗稿以行,杨晰子从道阶取以去,将为校刻。师体伟口吃,书法奇拙而无俗气;尝与天婴说偈,又自称吃衲。性慷爽,胸无城府。晚年,专菩萨行,以利活为务,徒眷后学,虽被切责,而愈亲近之。自宁波有佛会之设,余与师同事且四年,日以文字相商榷,而独无赠答之作,是亦事之不可解者。当戒途时,七塔寺方丈水月和尚设斋祖饯,余亦在座,别未经月,涅槃讣至,以师始励苦行,终成慧业,法云长,逝斯文道消,乌呼!岂第桑门之厄运哉?师到京才九日,世法极盛,详载道阶所编《寄公旅京九日记》,及《八指头陀追悼记》,其他遗文佚事,机缘灵异,脍炙于人口者尚多。兹据师所自述及其弟子信而有征之言,著其大者,诠而叙之,用备纂方外传者采择焉。
上一篇: 第2部分-御制神僧传 下一篇:安士全书

佛藏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藏佛学推荐

藏外佛学推荐

下部赞    □思那里思咄乌嚧诜伊乌嚧诜□□□布思那里思咄丽伊所纥耶喃布□□□伊呜嚧诜于呬所倒奴噜阿勿倒奴噜□门啒利呼唵吽谋苏吽噎而坭缓奴嚧呼诎郁□涅萨底拂罗辞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

五家正宗赞 宋 绍昙记  四卷  希叟和尚正宗赞目录  卷第一  菩提达磨大师  六祖大鉴禅师  江西马祖禅师  南岳石头禅师  南泉愿禅师  百丈大智禅师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