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阿提沙
1970-01-01丨 来源:
(982~1054?)梵名Atis/a ,西藏名Phul-byun% 。又作阿底峡、阿底沙、阿通沙。西藏佛教迦当派(藏Bkah!-gdam-pa )开祖。东印度萨贺国(Zahora )善祥王(Dge-ahi-dpal)次子,原名月藏。二十九岁,从戒护(梵S/i^laraks!ita )律师出家。出家后,广学大众、上座、正量、一切有部之教典及密教。法名吉祥燃灯智(梵Di^pan%karas/ri^jn~a^na )、又作燃灯吉祥智),曾参学于末底若那菩提(梵Matijn~a^na bodhi )、智祥友、法护(梵Dharmaraks!ita )、阿缚都底巴(梵Avadhu^tipa )、宝生寂静(梵Ratnakara^santipa )、小姑萨梨、日比枯举(藏Rigs-pah!i khu-byug )诸师。后至摩揭陀国超戒寺(梵Vikramas/i^la )教授大悉地(藏grub-chen )与大乘诸学。西元一○三八年,应西藏阿里王智光及菩提光之招请,离开摩揭陀国入西藏。当时西藏佛教徒皆修习邪法而不重德行,师为恢复真正的印度佛教,遂著书立说,振兴戒律,统一西藏佛教,创立迦当派,巡化于藏土各地,挽救颓风,树立新范,西藏佛教之面目为之一变。师并于其间从事经典翻译与著述,形成西藏佛教复兴之空前盛况。后入寂于拉萨西南之聂塘寺(藏Sn~i-than% )世寿七十三。

 所译之经典有二万光明论、摄大乘论释、分别然论、乘宝性论释,著有菩提道灯论、十不善业道经、行集灯、入二谛论、中观教授、无垢宝书翰等三十余部。其中,最重要者为菩提道灯论一书,民国六十七年(1978)由法尊译成汉文本出版。师之说法极力提倡持戒、禅定与观法之兼修,又立‘三士教’(藏skyed-bu gsum-gyi lam-gyi rim-pa )之教判,主张上中下三根中之相应修习次第,此外又特崇文殊化身之信仰。由于师之教学布道,特别重视‘业果’之故,世人又尊称为‘业果论师’。师教化一生,受法弟子极多,最著名者有库顿(藏Khu-ses-rab brtson-hgrub )、诺库(藏Rnog blo-ldanses-rab )、洛姆东(藏H!brom-ston )等人。于佛教思想中,师一反向来以龙树之中论为主流之当代思想,而鼓吹弥勒之瑜伽思想。教义本甚单调之西藏佛教,受此新刺激之后,除原有之迦当派外,又分出萨迦派(藏Saskya-pa )与迦尔居派(藏Bkah!-brgyud-pa )。又诸弟子中,洛姆东承师之说,大振迦当派之教说,对后代勃兴之西藏佛教诸派影响极大,宗喀巴之开创额尔德派(藏Dge-lugs-pa )即以师所倡导之教义为中心,故又被称为新迦当派。[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喇嘛教史略(陈天鸥)、边疆政教之研究(黄奋生)、西藏佛教史(圣严)、西藏佛教的迦当派(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5))、西藏佛教(竺松单传)]
上一篇: 阿梨耶伐摩 下一篇:阿术达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