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阿育王寺
1970-01-01丨 来源:
(一)梵名As/oka^ra^ma 。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鸡园寺。因其为阿育王所建,故南传佛教称之为阿育王寺。[岛史第七章]

 (二)位于浙江鄞县东阿育王山上。据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载,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 ,一说三年,或泰始元年),有并州离石人,名刘萨诃者,于昏

迷中,梦一胡僧,告以其罪当入地狱,宜往会稽顶礼阿育王塔等,以忏悔诸罪。苏醒后即出家,改名慧达。乃往会稽鄮县寻塔,惟遍寻不获而悲痛烦闷。某夜,忽闻地下有钟声传来,历时三日而有宝塔及舍利涌出。该塔非金玉铜铁,亦非石土。呈紫乌色,其刻镂异乎寻常,四面刻有萨埵王子变、舍眼变、出脑变、救鸽变等四种。塔上无露盘,中有悬钟。慧达即于该地建精舍供奉该塔,并精勤礼忏。此为阿育王山舍利殿之由来。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敕造塔、亭,及禅室,并命众僧住持守护。刘宋元嘉二年(425),道祐奉敕修补该寺并增建浮屠三级。梁武帝普通三年(522),诏建殿堂房廊,赐额‘阿育王寺’,其后,历受简文帝、陈宣帝、唐中宗、宣宗、懿宗、后周世宗等之敬仰。该寺原系律院,宋真宗时,赐额‘广利禅寺’,遂成十方禅刹。英宗时,大觉怀琏住之,大扬宗风,后经宗杲、介谌、德光、师范等师之经营,临济道场一时兴盛。明洪武十五年(1382)重修,改名‘育王禅寺’,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位。今存舍利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舍利

殿之前茔壁中,嵌有宸奎阁碑、妙喜泉铭、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等。此外,瓜州、青州、河东蒲阪、并州等亦有同名之寺。[梁高僧传卷十三、法苑珠林卷三十一、释氏稽古略卷四、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九七九]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