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甘露寺
1970-01-01丨 来源:
(一)位于江西永新县西北约三十五公里之禾山(又称秋山),此山连跨二八八公里,遥接衡潭,奇峰竞秀,凡七十一峰。寺在赤面峰下,有悬瀑数千尺,为一方之胜。寺系六朝创建,以山为名,号禾山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称甘露禅院,师阴、德普、心鉴诸禅师先后居之,徒众每至数千人,今遗有千僧锅。

 (二)位于江苏镇江之北固山。相传为唐宝历年间(825~826)涧州刺史李德裕所创建。据光绪丹徒县志卷六所引之宋僧文莹之玉壶清话载,北宋熙宁四年(1071),长老应夫(广照禅师)自溷厕之地得署有‘江西浙西道观察使兼涧州刺史李德裕记’刻铭之础石,由其文显示,唐太和三年(829,李德裕自上元县禅众寺旧塔下得到舍利石棺,埋之于丹徒县甘露寺东塔下。唐乾符年中(874~879),寺遭焚毁,镇海节度使裴璩乃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北宋祥符年间,寺僧祖宣又移建山上。之后经数次兴废,至清末,堂宇大半毁于兵火。

 本寺峙立于长江岸边之小丘北固山上,其地风景幽雅,蔚为游览胜地。凡有清代行宫、彭公、杨公、载公、魁公祠等之堂宇,及水月山房、人天法窟、石颿楼、祭江亭、北固楼、风价楼、一览亭等诸胜景。唯本寺之遗物仅存八角铁塔,原系十三层,于清同治七年(1868)折损,仅存二层,高约四公尺。其基坛正面铸有波涛、山岳、龙凤、天部等图像,塔身四面开有入口,其左右有菩萨像,隅面有释迦、罗汉、天部等像,据推测,为北宋时代之建筑。[续传灯录卷九、嘉庆丹徒县志卷六、支那文化史迹解说卷四]



 (三)位于陕西华县东南少华峰之西。唐代张乔、郑谷有共游少华山甘露寺诗。

 (四)位于江西九华山半山腰,与祇园寺、百岁宫、东崖寺并称为九华四大丛林。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见此处山水环拱,遂于此立寺,动工之夕,满山松竹皆滴甘露,又兼取佛经之义,而称为甘露寺。
上一篇: 甘露味国 下一篇:甘露王如来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