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石经山藏经
1970-01-01丨 来源:
为我国现存遗物中,规模最大之石经。属碑板刻。石经山,旧名白带山、云居山,位于河北房山县。以隋代静琬(冥报记作智苑)创刻石经藏于此山洞中,故改称石经山。以峰峦秀拔,故又称小西天。其东峰有寺称云居寺,一般则称为石经寺。

 隋大业年间(605~616),幽州智泉寺沙门静琬,因北周、北齐之废佛,恐三灾坏劫而大法湮没,遂发愿刊造‘石刻大藏经’,藏于山中以待后人。当时,曾得隋炀帝皇后之助。唐贞观十三年(639), 师志未竟而示寂,其门人继之,历玄导、仪公、惠暹(或作惠遇)、玄法四代,刻成正法念处经七十卷、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大华严经八十卷、大般若经五二○卷等四大部经,此事载于辽清宁四年(1058)赵遵仁所撰之四大部经成就碑记,与天庆七年(1117)志方所撰之续秘藏石经塔记里,其中并详记刻经之发愿、起工、进度及从事者之氏名;其后又经可元、兴宗、赵遵仁、道宗、通理等人相继刊刻,直至辽大安十年(1094),历时四百八十年,始告完成,计刻出大般若经之残部八十卷、大宝积经一二○卷、华手经、佛名经、心地观经、大智度论、成唯识论、阿毗达磨集论等,前后凡八十五部经论,为一史无前例之刻经事业,世称房山石经。



 此刻经事业,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方告停止。其间,以盛唐、辽、金所刻之数量最多。历时近千年,刻经千余部,三千四百余卷,大小经版共一万五千余块,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之石刻藏经。分别藏于石经山九个石洞及云居寺西南之地穴内。除少数因风化残损外,大部分完整,对研究古代此一地区之社会经济、佛教历史、书法演变、石刻艺术及对于校勘木版藏经,为一颇佳之实物依据。此外,云居寺和石经山上尚保存有唐代方形石塔八座,及辽代八角密檐式砖塔一座,显示这一时期建筑与雕刻艺术之成就。又某些刻经题记中,仍然保存唐天宝(742~756)至贞元(785~805)年间一些州郡行会之名称,对研究

当时工商情况,极具参考价值。

 据人海记卷上载:‘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三。洞键以石门,穴镇以浮图,自来兵燹不之及。’紫柏老人集卷十五:‘灯下读唐苏州刺史白居易重玄寺石壁经碑,逆思隋静琬尊者,刊石为经,积盈大藏,窃校优劣,不胜悲惋。’[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二十二、冥报记卷上智苑条]
上一篇: 下一篇:石经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