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夷夏论
1970-01-01丨 来源:
全一篇。南齐顾欢撰。内容系辩论佛道二教之异同。全篇共计八百余字。作者初引玄妙内篇之老子托胎于天竺维卫国夫人净妙、法华经与无量寿经所举之释迦成佛于尘劫之数,及太子瑞应本起经所载之释尊为国师、道士、儒林之宗等文,以论述‘道即佛,佛即道,其圣则符,其迹则反’之理。

 次论夏(中国)、夷(印度)二国于服饰、葬制、仪礼、教法之差异,谓‘舟、车均于至远,而有川、陆之节’,以喻若将佛教之习俗强移至中夏,则难脱悖德犯俗之嫌,因二教于道虽相类似,于俗则大背,故顾欢作此论以驳斥当时有关二教异同之论点。顾欢又认为佛教之涅槃与道教之仙化,于实虽相合,然自得道之迟速难易而言,涅槃之‘无生’(迟)迥异于仙化之‘无死’(速)。顾欢并将佛道二教互做比较,举出:佛教文而博,道教质而精;佛言华而引,道言实而抑,抑则明者独进,引则昧者竞前;佛经繁而显,道经简而幽;佛为破恶之方,道为兴善之术;佛迹光大,道迹密微等诸项,以略述二教之优劣。今收于南齐书卷五十四、南史卷七十五顾欢传、全齐文卷二十二、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道家类等。

 据南齐书所载,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曾学于雷次宗,后于天台山开馆教授,永明元年(483),被征为太学博士而不就。性好黄老,长于道术,年六十四,卒于剡山。著述有论语顾氏注一卷、道德真经注疏八卷等。夷夏论系为融合佛道二家互相之非毁而撰,然意仍偏党道教。故当时刘宋司徒袁粲曾托道人通公以书驳斥本论,顾欢亦作书答辩之。此外,佛道二家尚有多人作论以评驳本论。[隋书卷三十四经籍志、唐书卷四十七经籍志]
上一篇: 妄心 下一篇:多宝塔碑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