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多神教
1970-01-01丨 来源:
指崇拜、信仰众多神祇之宗教。此类多神教,始于原始社会后期,当时的人类经由生活上之学习,而对大自然产生恐惧或欢喜之心理,并将大自然之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石树木、河海湖沼等皆予以神格化,而加以崇拜。此外,尚有神灵崇拜、精灵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皆为多神教者所信仰之对象。然众多神祇中,通常有一神祇为最高之主神,其他神祇之间亦有一定之等级关系,诸神之神通、威力亦各不相同,由此遂导致‘一神教’之产生。

 我国自古即为多神教之信仰,认为大小诸神皆具有特定之职司,如由家中之灶神开始,往上为管辖一地区之土地神、城隍爷等,再上为各天界之诸神,乃至宇宙中至高无上之主宰,如此层层守护,祈求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外,一般之民间信仰,亦有将众多神祇人格化之倾向,如于诸神之诞辰或庆典时,杀鸡宰羊、歌舞作戏以祭祀之,是皆以‘诸神亦需享受歌舞酒肉’之假想而有如是之风习代代相传,惟近年来,此种祭祀方式,于政府大力宣导下,已大有改进。然其人格化之信仰基础犹焉存在。又或以世人之称谓来称呼诸神,如称土地‘公’、财神‘爷’、观音‘娘娘’等,此亦为将神祇人格化之例证。

 古代之印度,亦为多神教之信仰,当时一般人认为每一自然现象皆有神性,而创造出多种神祇。如天空有特尤斯天神(梵Dyaus ),苍空神则为婆楼那(梵Varun!a )。至于太阳(日神),一般称为修利雅(梵Su^rya ),然自其对人类之亲切而言,称‘友’(梵Mitra );自其对万物之鼓舞而言,称‘鼓舞者’(梵Savitr! );自其令万物繁荣而言,称‘繁荣者’(梵Pu^s!an );另由于其光照作用,故予以神格化之名称‘毗湿奴’(梵Vis!n!u ),并视其为女神‘无限’(梵Aditi )之子日天(梵A^ditya )等。其他另有雷神因陀罗(梵Indra )、暴风神鲁达罗(梵Rudra )、风神风天(梵Va^yu )、雨神帕鲁嘉尼雅(梵Parjanya )、水神阿普(梵Ap )、地神地天(梵Pr!thivi^ )、河神辩才天(梵Sarasvati^ )等无数诸神。

 上述之每一神,皆为古印度人虔诚信仰之对象,而此种多神教之倾向,亦反映于佛教之信仰中,尤以其后之大乘佛教时代为然,如‘佛的应化身’之说,出现无数之佛;又如‘贤劫(梵bhadra -kalpa )的千佛’之说等,皆为此例。所谓贤劫,指现在之住劫之意;未来之住劫,称为星宿劫;过去之住劫,称为庄严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最初之八增减中佛未出生,至第九之减劫时,始有千佛之第一佛拘留孙佛(梵Krakucchanda )出现,其次有拘那含牟尼佛(梵Kanakamuni )、迦叶佛(梵Ka^s/yapa )、释迦牟尼佛等出生,第十增减之减劫中则有弥勒佛(梵Maitreya )出生。此外又有师子佛等九九四佛,及最后第二十增减之增劫中楼至佛之出生。又除三千佛名经等经典外,于佛典中亦列记无数之佛名。凡此,皆可视为印度人多神教之倾向所给与佛教之影响。又大乘佛教基于一切生物皆有佛性之观点,亦被部分学者视为多神信仰之表现。
上一篇: 多玛斯 下一篇:多屋赖俊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