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延历寺
1970-01-01丨 来源:
位于日本京都滋贺县境比睿山。又作比睿山寺、比睿寺、比江寺、山门、北岭、台岭。为日本天台宗总本山。桓武天皇延历四年(785),最澄于此结一草庵,三年后,创立根本中堂,于中安置自作之药师佛像,称为一乘止观院。后于延历二十三年来华参学,翌年返日,依敕愿建大伽蓝,遂开日本天台法华宗。

 弘仁十三年(822)最澄示寂。同年敕许建大乘戒坛,翌年赐‘延历寺’之额。义真任第一世天台座主,又有圆仁、圆珍等高僧辈出,故宗风大盛,诸堂建设次第完备,最盛时有三塔、十六溪、三千余坊。贞观元年(859),圆珍再兴园城寺,以为别院。平安时期(794~1192)和镰仓时期(1192~1333)佛教兴盛,不少名僧到此学习。元龟二年(1571),织田信长(1534~1582)与延历寺僧兵冲突,烧毁全山,僧众死伤颇多。后在丰臣秀吉(1536~1598)、德川家康(1542~1616)支持下,由全宗、诠舜等重建,大致恢复旧观。

 教学方面,圆密戒禅之外,净土思相亦发达于此,故发展为一综合佛教之道场,开创镰仓时期新佛教之祖师大都曾登临此山修学。南北朝时(1336~1392),后醍醐天皇亦曾两度亲临。

 全山内分三塔:(一)东塔,以根本中堂为中心。根本中堂置有本尊药师如来、千手观音立像。大讲堂于近年烧毁,本为举行六月会、十一月会等法会之场所。戒坛院为圆顿戒(即大乘戒)最早之戒坛。此外,有文殊院(

又称一行三昧堂,系模仿我国五台山之风格而建者)、前唐院(圆仁住处)、总持院、净土院(最澄之庙所)、檀那院(觉运住处)、五智院(圆仁之庙所)、明王院(无动寺之本堂)、大乘院(慈圆之旧迹、亲鸾之修学所)。(二)西塔,以释迦堂为中心。释迦堂又称转法轮堂,本尊为释迦如来,并安置文殊、普贤、四天王等像;西塔一院之大众,于此堂修法华法、八字文殊法、不动法等。法华堂与常行堂有曲折之回廊。黑谷之青龙寺位于释迦堂之北,系良源所创,后为法然、真盛之修学地。此外尚有琉璃堂、相轮橖等。(三)横川,以横川中堂为中心。横川中堂又称首楞严院,圆仁所创,本尊为圣观音,并安置胁士毗沙门天、不动尊。此外,四季讲堂(又称定心房)为良源之住处,惠心院为源信住处,定光房为日莲之修学

地,华藏院为道元之剃发处,东山麓之滋贺院为延历寺本坊,日吉神社则祭祀山王权现。



 本寺寺宝有宗祖最澄所书写之将来目录、羯磨金刚目录、天台法华宗年分缘起、六祖惠能传、入唐牒、山门再兴文书等。[九院佛阁抄、山门堂舍记、睿岳要记、三塔诸寺缘起、传教大师行状、天台座主记卷一、卷二、山家最略记]
上一篇: 延宝传灯录 下一篇:延庆寺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