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密教法器
1970-01-01丨 来源:
所谓法器,乃佛教中修道或法会时之资具,包括供具与用具。西藏密乘特色之一,即为其特重繁复之仪轨与特定之法器。其法器之来源,主要是晚期印度佛教吸收印度教中可取之物而传入西藏,并融合部分棒教之法器,故名目极多,就所使用场合之不同,可分为六类:

 (一)礼敬时所用者:(1)袈裟,式如缚帛之方单,缠身而露其右肩,与中国之衣,义同而式异。(2)挂珠,凡一○八颗,有菩提子、金刚子、莲子、水晶、真珠、珊瑚、琥珀、玛瑙、玻璃、青金、白金、木患子、人头骨等,

依所修法之不同而使用不同之珠。 (3)哈达,此为薄绢所特制之长方形纱帛,有红黄蓝诸色,大者丈余,小者三、四尺,送礼、拜客、谒见喇嘛,乃至与友通信,均须赠献哈达,以表示敬意,其色别、大小、长短、阔狭等,须就身分阶级之不同而有所定制,不可混用。

 (二)称赞时所用者:(1)钟,有大小各式。(2)铎,即大铃,有金舌与木舌两种。(3)鼓,有大鼓、腰鼓、羯鼓、铜鼓等类。(4)铃。(5)铙钹,大者称铙,小者称钹。(6)筚篥,其状似笛,其声悲,故又称悲栗、觱栗。(7)骨笛,以人骨为之。(8)六弦琴。

 (三)供养时所用者:(1)香炉。(2)镫台。(3)水盂。(4)供献器,如瓶、盘、钵、杯、碗等。(5)幢,有羽毛、宝石、金饰、丝绢等类,形式有如旗节。(6)旛,式如船用风旗,即旗幅之下垂者,有大小、长短各式。(7)华盖。(8)璎珞,为以珠宝缀成之饰物,戴于头上

者为璎,挂于 身者为珞。(9)花鬘,用诸种花宝制成,有长、圆圈、条等式。(10)花笼,为盛花之器具,以金银竹木等为之。

 (四)持验时所用者:(1)曼荼罗,即修持密法所用之坛,又称道场、坛城、

轮坛、轮圆具足,有方、圆、三角等式。(2)念珠,又名数珠、佛珠。珠粒较挂珠为小,且其颗数不似挂珠固定为一○八颗,而较有伸缩性,自十四颗至一千零八十颗皆可。(3)金刚杵,有一股、三股、五股三种,质料有金

宝与香木之别。(4)铃杵,亦分一股、三股、五股三种。(5)轮,又称者吉啰,式样颇多。(6)鼓,分大鼓、鸡娄二种。(7)引磬,与我国内地所用者相同。(8)木鱼,与中国式相同。(9)灌顶壶,喇嘛为弟子作秘密灌顶时所用之秘密水壶。

 (五)护摩时所用者:(1)曼荼罗。(2)炉,分方、圆、三角等三种,随法而用。(3)护身佛,以铜铸佛像装于银盒内,或顶戴于头,或佩于胸。(4)秘密符印,分方、圆、三角三式,又分护身、护家、护国、镇宅、驱邪、除灾、增福等类。

 (六)劝导时所用者:(1)摩尼轮,其形如桶,中贯一轴,可旋转,上刻六字观音咒。(2) 祈祷筒,式如摩尼轮而较大,以风力、水力或器械以旋转。(3)祈祷壁,刻六字明咒于版上,挂之于壁。(4)祈祷幢,幢上写有六字明咒,以竿揭于屋顶。(5)祈祷石,将刻有六字明咒之石,置于山麓或途中。
上一篇: 寂用湛然 下一篇:密勒日巴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