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寒山
1970-01-01丨 来源:
唐代隐士。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之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时寺中有僧名拾得,任食堂之职,与寒山交友,每收拾众僧残食菜滓,藏于巨大之竹筒中,若寒山子来,二人即负之而去。

 寒山之行迳极怪诞,迹近于颠狂,来至国清寺中,或于廊下徐行,或时叫躁凌人,或望空漫骂,寺僧不耐,以仗逼逐之,辄翻身抚掌,呵呵大笑而退。所著衣衫破败,形容枯槁,以桦皮为帽,履大木屐。好吟诗唱偈,发为辞气,常契于佛理。台州刺史闾丘胤曾慕名相访,寒山见太守来,与拾得连臂笑傲出寺而避之。闾丘胤复往寒岩谒问,并送衣裳、药物等。寒山高声言曰(大五○·八三一下):‘贼!我贼退!’收身入于岩穴,复言:‘报汝诸人,各各努力。’岩穴即自行封合,杳无踪迹。寺僧道翘寻检其遗物,唯于山林间得诗颂三百余首,因编录之,题名寒山诗。

 据祖堂集卷十六、宋高僧传卷十一等载,沩山灵祐禅师曾在天台山会见寒山;另据古尊宿语录卷十四载,赵州从谂禅师亦曾与寒山相互问答。其族姓不详,年代亦有异说,或谓系唐玄宗先天年中之人,或谓系太宗贞观年中之人,或宪宗元和年中之人。据近人考证,生于睿宗景云初年,代宗大历年间隐居于天台山。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或称‘三隐’。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清雍正十一年(1733),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并称‘和合二圣’或‘和合二仙’。[宋高僧传卷十九、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佛祖统纪卷三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释氏稽古略卷三、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参阅‘拾得’3825)
上一篇: 提婆达多 下一篇:报恩光孝寺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