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僧录
1970-01-01丨 来源:
掌理登录僧尼名籍与僧官补任等事宜之僧职。推行此类职务之官署则称僧录司。又有以僧录、僧录司通用,并指掌管僧尼事务之职称。姚秦时初设此职名,据梁高僧传卷六僧■传载,后秦姚兴以僧■为僧主(僧正),僧迁为悦众,法钦、慧斌共任僧录,此即僧录职称之嚆矢。其位原居僧正之下,掌理僧众之人事等。至唐代,则置僧录于僧正之上,统领全国寺院、僧籍,及僧官补授等事宜。宪宗元和年间(806 ~820),于两街功德使下设僧录,以灵邃、端甫分任右街、左街僧录。文宗开成年间(847~859),以云端为两街僧录,此系将左右僧录司并为一职,而由一人任之。其后宣宗大中三年(849)、八年、懿宗(860~873 在位)、僖宗(874~889 在位)之时,皆曾敕任僧录之职。昭宗乾宁年间(894~897),以觉晖补两街副僧录,是为设置副僧录之始。其后,五代之后晋高祖、出帝、后周太祖,及北宋太宗、真宗、南宋孝宗等诸帝亦皆设置左右街僧录、副僧录之职。

 宋代之左右街僧录司并属鸿胪寺,后废止鸿胪寺,遂将左右僧录并入礼部。北宋时,僧录司中,除僧录、副僧录之外,尚有讲经首座、讲论首座;僧录之下,又设置鉴义,管理庶务。南宋时,废止讲经、讲论首座,增设额外鉴义。元代时,州郡有僧录、判正、副都纲等职。至明代,京师设置僧录司、道录司,掌管天下之僧道。僧录司设于洪武十五年(1382),其内置正六品左善世、右善世,从六品左阐教、右阐教,正八品左讲经、右讲经,从八品左觉义、右觉义,掌理佛教各种事务。各直省中,府属置僧纲司,内设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内设僧正一人;县属置僧会司,内设僧会一人,皆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任之。至清代,太宗天聪六年(1632)始设僧官,顺治年间(1644~1661),沿袭明代旧法定品制,然除善世、阐教、讲经、觉义各有左右二人之外,另有正印一人、副印一人。

 日本受我国之影响,室町时代以后,禅林间设有僧录。后圆融天皇康历二年(1380 ),以相国寺之春屋妙葩为僧录。足利义满时(永德三年,1383)改鹿苑院充僧录司,掌理禅刹大小诸事,及有关幕府政治外交,乃至文书简牍等,权势日大。足利义教时,僧录司移至鹿苑院旁侧之荫凉轩,先后有绝海、无求、容谷、芳乡、光邻等尊宿任此职。然至文安二年(1445)以后,大德寺、妙心寺、总持寺、永平寺等诸大寺陆续脱离僧录司之管辖。元和元年(1615),德川幕府下令将僧录司迁至南禅寺之金地院,并以崇传任此职,由于崇传受幕府之礼遇信任,故于一时之间,僧录之职不仅掌管禅刹,权力亦旁及一般之寺社。直至宽永十二年(1635),由于另行任命‘寺社奉行’之职,僧录之职权遂逐渐式微,而仅掌理临济宗五山派之事务。

 于高丽,有关僧录任命之情形,据高丽史卷八记载,文宗二十一年(1067)曾任命道元为右街僧录,其时并拣择戒行清严者常住兴王寺。直至李朝世宗六年(1424),始废止僧录司之职。[大宋僧史略卷中左右街僧录条、释门正统卷四、佛祖统纪卷十七、卷四十一、入唐求法巡礼记卷一、唐书百官志注、宋史职官志第一一八鸿胪寺条、明史职官志第五十、第五十一、清会典礼部祠祭清吏司注](参阅‘左右街僧录司’1898)
上一篇: 厌欣 下一篇:僧众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