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经变
1970-01-01丨 来源:
全称佛经变相。为描绘经典所记述情景之图画。以唐代寺院壁画为主。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卷三之长安慈恩寺条:‘塔北殿前窗间,吴画菩萨;殿内,杨庭光画经变。’为其例。其种类甚多。例如:维摩变、千钵文殊、金刚经变、本行经变、弥勒变、华严变、除灾患变、法华变、日藏月藏变、业报差别变、十轮经变、药师变、宝积经变、楞严经变相、智度论色偈变等。诸书之中,以历代名画记所存有关经变之记事最多。其他,除散见于诸书外,尚有现存遗品若干。以下略述经变中之较着名者:

 (一)维摩变:历代名画记卷三长安荐福寺条:‘西廊菩提院,吴画维摩诘本行变。’同书长安安国寺条:‘殿内维摩变,吴画。’同书洛阳敬爱寺条:‘大殿内东西面壁画,刘行臣描维摩诘、卢舍那。’同书洛阳圣慈寺条:‘维摩诘并诸功德,杨廷光画。’同书卷六刘宋袁倩条:‘又维摩诘变一卷,百有余事,运思高妙,六法备呈,置位无差。若神灵感会,精光指顾,得瞻仰威容,前使顾陆知惭,后得张阎骇叹。’此外,如宋代黄休复之茅亭客谈卷四所载,益州大圣慈寺创兴于开元中,其周回廊庑皆累朝名画,东廊有维摩居士堂,系李唐之洪度所画,其笔绝妙。又如唐代段成式之寺塔记所载,平康坊菩萨寺之佛殿内槽东壁有维摩变。维摩变之遗品留传迄今者,有敦煌千佛洞第一、五十二、七十四、八十四、一一七、一四九窟之维摩文殊法论壁画,以及山西龙门古阳洞之浮雕、日本奈良县法隆寺之五重塔内有维摩文殊法论之塑像。

 (二)千钵文殊:历代名画记卷三长安慈恩寺条:‘(塔)西壁千钵文殊,尉迟画。’此变相图或依据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钵大教王经所说而画者。遗品有敦煌千佛洞第六、七十二窟之壁画,于同窟出土品中亦有画轴。

 (三)净土经变:历代名画记卷三长安光宅寺条:‘(佛)殿内,吴生、杨廷光画,又尹琳画西方变。’同书长安净土院条:‘小殿内,吴画神、菩萨、帝释,西壁西方变,亦吴画。’同长安安国寺条:‘(殿内)西壁西方变,吴画。’同书洛阳敬爱寺条:‘(大殿)西壁西方佛会,赵武端描。十六观及阎罗王变,刘阿祖描。(中略)(东禅院殿内)东壁西方变,苏思忠描,陈庆子成(色)。’同书长安云花寺条:‘小佛殿,有赵武端画净土变。’同书洛阳大云寺条:‘佛殿上菩萨六躯、净土经变、阁上婆叟仙,并尉迟画。’同书洛阳昭成寺条:‘香炉两头净土变、药师变,程逊画。’此外,李白之金银泥画净土变相赞(大四七·一七九中):‘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盖凭翊郡秦夫人,奉为亡夫湖州刺史韦公之所建也。(中略)八法功德波动青莲之池,七宝香华光映黄金之地。清风所拂,如生五音,百千妙乐,咸疑动作。’凡此,或系指观经曼陀罗之类;十六观者,或指观经曼陀罗外缘之十六正观。遗品有敦煌千佛洞第八、十四、十九b、三十一、三十三、三十四、四十四、五十一E、五十三B、七十、一一四窟之壁画与画轴、日本法隆寺壁画、当麻曼陀罗等画轴。

 (四)金刚经变:历代名画记卷三长安净土院条:‘院内次北廊向东塔院内西壁,吴画金刚变,工人成色,损。次南廊,吴画金刚经变,及郗后等,并自题。’或系依金刚般若经描绘者。遗品无。

 (五)金光明经变:历代名画记卷三长安净土院条:‘(小殿内)东南角,吴弟子李生画金光明经变。’遗品见于敦煌千佛洞第一三五窟之壁画、日本法隆寺金堂玉虫厨子密陀绘等之投身饿虎图,此系依据金光明经舍身品之经变。

 (六)本行经变:历代名画记卷三长安菩提寺条:‘(佛殿)东壁,董谔画本行经变。’同书长安化度寺条:‘杨廷光、杨仙乔画本行经变。’同书长安大云寺条:‘(塔)外边四面,杨契丹画本行经。’同书洛阳圣慈寺条:‘西北禅院,程逊画本行经变。’此类变相图或系根据佛本行经或佛本行集经等,以描绘佛传或佛本生谭。于元开所著唐大和上东征传一书中,记述余姚郡育王塔云:‘一面萨埵王子变,一面舍眼变,一面出脑变,一面救鸽变。’于吴越钱弘俶之八万四千塔,铸有尸毗王、慈力王、萨埵

王子、月光王之本生,敦煌千佛洞第十七b之降魔图、第六十三、一三八窟六师外道降伏图之壁画,山西云岗石窟第六窟佛传图之浮雕等,均系与本生或佛传有关系之经变。

 (七)弥勒变:历代名画记卷三长安西塔院条:‘弥勒下生变,韩干正画,细小稠闹。’同书卷八隋代董伯仁条:‘周明帝畋游图、杂画台合样、弥勒变、弘农田家图、隋文帝上厩名马图,代代相传。’此类变相可视为依据弥勒下生经之龙华会图,或依弥勒上生经之兜率天宫等图。遗品有敦煌出土之下生图。

 (八)华严变:历代名画记卷三长安懿德寺条:‘中三门东西华严变并妙。’同书洛阳敬爱寺条:‘西禅院北壁华严变,张法受描。(中略)山亭院十轮经变、华严经,并武静藏画。’另于敦煌千佛洞第八、一○二、一一七、一一八F、一六八窟之壁画华严七处九会图亦为重要之遗品。

 (九)除灾患变:历代名画记卷三洛阳天宫寺条:‘天宫寺三门,吴画除灾患变。’此或系根据除恐灾患经之经变。

 (十)法华变:历代名画记卷八隋代展子虔条:‘法华变白麻纸、(中略)朱买臣覆水图,并代代相传。’遗品有敦煌千佛洞第七十四、八十一、一一七、一二○F、一六八窟之壁画以及

其他。又历代名画记卷三洛阳敬爱寺条所云:‘(大殿内)法华太子变,刘茂德成’者,是否属法华经之经变则不详。

 (十一)日藏月藏变:历代名画记卷三洛阳敬爱寺条:‘禅院内西廊壁画,开元十年(722),吴道子描日藏月藏经变,及业报差别变。(中略)其(中门)日藏月藏经变,有病龙,又妙于福先寺者。’此经变或与大方等大集经之日藏分及月藏分有关,其中之病龙或指日藏分三归济龙品所说者。

 (十二)业报差别变:即前项所引历代名画记卷三敬爱寺条所述者,或系佛为首伽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之经变。

 (十三)十轮经变:历代名画记卷三洛阳敬爱寺条:‘东禅院殿内十轮变,武静藏描。(中略)殿内则天真山亭院十轮经变、华严经,并武静藏画。’此系根据地藏十轮经等所绘之经变;敦煌千佛洞出土等之地藏十王图,或系源于此一经变而转变成者。

 (十四)药师变:历代名画记卷三洛阳昭成寺条:‘香炉两头净土变、药师变,程逊画。’此系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等药师如来有关系之经变。遗品有敦煌出土之画轴等。



 (十五)宝积经变:历代名画记卷七梁儒童条:‘释迦会图、宝积经变,代代相传。’此或系旧宝积经(大宝积经之普明菩萨会)之经变。

 (十六)楞严经变相:据宋代黄休复所著之茅亭客谈卷十小童处士条所载,宋以前有张、杜二人善画佛像、罗汉,有童君与前辈不相上下;童君画有慈氏如来、十六罗汉于海云山寺,于大圣慈寺三学院有楞严经变。其所绘变相是否依据首楞严三昧经不详,然历代名画记卷五晋卫协条:‘诗北风图,(中略)又有小列女楞严七佛。’其图若属经变,则无疑必依据首楞严三昧经者。

 (十七)楞伽变相:景德传灯录卷三弘忍传(大五一·二二二下):‘其壁本欲令处士卢珍绘楞伽变相。’此或系楞伽经之经变。

 (十八)智度论色偈变:唐代段成式所著寺塔记之平康坊菩萨寺条:‘食堂东壁上,吴道玄画智度论色偈变,偈是吴自题,笔迹遒劲,如磔鬼神毛 。’智度论或系大智度论,色偈一词则语意不明。

 (十九)消灾经:据段成式之寺塔记菩萨寺条所记载,该寺佛殿内槽后壁面有吴道玄画消灾经之事,树石古崄。此消灾经或指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然难确定。

 (廿)地狱变:据段成式之寺塔记常乐坊赵景公寺条载,南中三门内之东壁上,有吴道玄所画地狱变相,构图阴怪。又佛祖统纪卷四十亦载该寺之地狱变,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不售,而为之转业。敦煌千佛洞亦发现此种变相之断片。
上一篇: 罪人 下一篇:经忏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