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满洲佛教
1970-01-01丨 来源:
满洲,即今东北九省,古名辽东。四世纪初,佛教即已传至此地区。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末年,关中之释昙始复携带经律数十部并至高句丽宣化佛教,而于安帝义熙(405~417)初年返回关中。前燕慕容皝十二年(345,即东晋永和元年),于首都龙城(热河朝阳)附近之龙山,设一和龙宫;又于山上建立龙翔佛寺,此为满洲佛教寺院最古之记录。

 其后,北魏将前燕故地收于治下,并继云岗、龙门石窟之开凿后,于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在今辽宁义县城外西北之大凌河左岸,开建万佛堂石窟。至唐代,佛教于满洲更为兴盛,如册府元龟卷九七一即载有玄宗、宪宗时代,渤海国曾贡献佛像之事迹等;此外,于京城中亦发现有佛寺、佛物之遗迹等。又辽、金之佛教,可由历代诸帝之热心信仰,屡建佛寺、佛塔,而令佛教普及民间等,窥见一二。元朝时,蒙古入侵满洲,建立大帝国,并将喇嘛教带入,予满洲佛教若干影响。至于满洲喇嘛教之基础,于清朝时始见巩固,故各地均建有喇嘛教之寺庙、塔,如承德之溥仁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罗汉堂等,均甚著名。此类巨大之寺庙,与普通中国式建筑迥异,而呈现其特殊之景观。

 又清朝与喇嘛教间之密切关系,据近代学者之说,系与清太祖被视为文殊菩萨有直接关系;并谓清朝肇兴地之满洲,其名称即来自文殊菩萨之梵名Man~jus/ri^ (音译曼殊师利)。另据满洲源流考部族章之记载,亦谓清初西藏献清室之国书,皆称‘曼殊师利大皇帝’。此类考据,学界迄今虽未能有全然一致之结论,然大抵咸认满洲一地与佛教之渊源极深,此一渊源亦为清朝信奉喇嘛教之一大关键。[钦定盛京通志、辽东志卷一、G.N. Roerich: The Blue Annals, 2vols.; S. C. Das: Pag Sam JonZang; Ch. Bell: The Religion ofTibet]
上一篇: 满财长者 下一篇:满月尊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