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斋教
1970-01-01丨 来源:
又称白衣佛教、持斋宗、斋门。系融合儒、释、道,主张三教同源的一种宗教,含有白莲教之成分。于明、清两代流行于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以禅宗六祖慧能为祖师,设教所在称为斋堂,不称寺院。

 在清代,斋教又称老官斋教,崇奉弥勒佛,称为无极圣祖。入教者以‘普’字为法名,会众统称老官。以‘代天行事’、‘天国普有’为宗旨。各地斋教之教规仪式亦有一些不同之规定。农民常以之为起义之工具,例如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福建瓯宁有吴建领导之斋教起义;清乾隆十三年(1748),福建建宁有普少、魏现领导之老官斋教起义;同治五年(1866),福建崇安等有安寿子、陈顺光等领导之斋教起义;民国四年(1915),则有台湾之斋教教徒以斋堂为据点,组织义民抗日。

 台湾有龙华、金幢、先天三派,均传自大陆。三派多以观音、释迦为本尊,然龙华派亦以阿弥陀佛、三宝佛、关帝为本尊;金幢派亦以阿弥陀佛、弥勒为本尊,间亦以三官大帝、太子爷、妈祖、注生娘娘等配祀于本尊之侧。一般而言,三派之教义大同小异,皆注重戒律,严守五戒十善,尤以戒杀生而劝人素食为要旨,信徒均称素食为‘食菜’或‘持斋’,仅持早餐素食者,称为‘食早斋’;信徒则称‘食菜人’,男子称‘斋公’,妇女称‘斋姑’,教徒之间亦互称‘斋友’。教徒虽不拘僧俗,但主其事者及信仰者,以在家众居多。又教徒虽于市井营生,然皆严禁赌博、烧冥钱、吸食鸦片、嚼槟榔等。在三派中,除先天派禁婚娶,采绝对素食外,龙华、金幢二派则不禁婚娶;素食亦限于特定之时日,称为持‘花斋’,间亦有毕生持长斋者。

 斋教所课诵之经典,三派皆采用金刚经(早课)与阿弥陀经(晚课),然龙华派亦念诵其教祖罗祖之五部六册、罗祖行脚十字妙颂、三祖行脚因由宝卷等文献。大抵而言,三派皆含有儒释道三教融合之风格,然其中以金幢派较具道教色彩;先天派较具儒教色彩;而龙华派最具社会色彩,持戒较缓,易为群众接受,故斋友人数在三派中为最多。

 又三派之中,最早来台传教者为龙华派,其时约在清代乾隆(1736~1795)末年,有杨仔林于台南‘培养书院’聚徒授经。其后为金幢派于道光(1821~1850)初年由蔡权在台南创建慎德堂;先天派于咸丰年间(1851~1861)由黄昌成传至台南,设立报恩堂。此外,斋教在台早期所设之斋堂另有龙华派在台南之化善堂、德善堂,金幢派之慎斋堂等。斋教在台之势力遂大兴,信徒亦遍布全台。然民国四十年以后,大陆正统佛教传入台湾,斋教遂渐没落。目前尚存斋教之古老斋堂,有台南慎德堂、台中慎斋堂,然其中多数已改成纯粹之佛教寺院。[台湾佛教漫谈(林子青)、台湾的斋教由来(庭嘉)、罗教の成立と流传について(冢本善隆,东方学报京都十七)、现代中国に于ける秘密结社(酒井忠夫,近代中国研究所收)、 J.J.M. De Groot: Sectarianism and Religious Persecution in China](参阅‘先天派’2186、‘金幢派’3587、‘龙华派’6390)
上一篇: 斋僧 下一篇:韩□逐块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