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精灵崇拜
1970-01-01丨 来源:
(Animism 或 Spiritism)即指相信人类及一切动植物、自然物等各种事物皆有灵魂存在之信仰。又称有灵观、万物有灵论、魂魄崇拜、生气主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 Tylor, 1832~1917)于其著作‘太古文化’(Primitive Culture, 1871)中讨论此类精灵崇拜之问题,而主张灵魂之信仰为宗教最基本之定义,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先发生万物有灵之观念,故以为灵魂之存在乃未开化人类由日常生活之经验中而产生者。盖原始人类由生、死之差异与梦幻人生之百态,而感受肉体之另一重生命原理,此即对灵魂存在之最早认识。

 泰勒并进而主张,原始人观察‘死亡’与‘睡眠’等状况,即可理解灵魂之意义。死亡及睡眠乃灵魂永久或暂时离开肉体之现象,可谓‘灵魂’即为与‘肉体’相对之第二种‘我’之型态;亦可谓灵魂即由吾人肉体内所产生的一种有生命之人格型态之影像。由此种灵魂之观念推而广之,且以人类灵魂之标准扩展至万事万物,遂相信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物、生物、无生物等,皆有灵魂普遍存在,此即未开化民族之精神生活表现,而于人类学、宗教学上被视为‘泛精灵崇拜’者。如印度尼西亚人认为稻米亦有灵魂,此灵魂即为稻米生命之泉源,且与稻米之繁殖、成长、枯萎等有密切关系,而稻米之成熟即如妊妇,其穗如幼儿;将收割时,必尽量不令感觉痛苦,割时,手执特制之刃,而令稻米之灵魂无感于受割之痛。

 另一学者马瑞特(R.R. Marett,1866~1943)批判泰勒之主张为‘一种过分理智与合理之解释’;于此解释下,未开化民族似已采取某种程度的宗教型态。然事实上,未开化民族并非视所有自然现象、自然物皆有人格化之灵魂存在,而仅感觉到生命之存在而已,此称先灵观(pre-animism),或生命观(animatism),亦即宗教之起源,此种立论通常又被称为生命说(vitalism)。盖于宗教尚未形成时之远古早期人类,其思维方式尚未能达到综合各种现象而加以抽象推理之地步;且自考古发掘与对原始社会之观察研究,迄今亦未发现任何实例,足以证明历史中确曾产生‘万物有灵论’观念之现象。仅能推知,于世界各文化所遍存之‘祖先崇拜’应是精灵崇拜与‘死灵崇拜’所结合成者。此外,另一派学者则认为,现今由印章与各种发掘品中已可确知西元前三千年,印度河文化即盛行圣树崇拜与动物崇拜;再者,观诸吠陀神话而知印度教之信仰型态亦以追究根源为主,凡此种种,与精灵崇拜并无二致。

 佛教本为反抗婆罗门教之传统权威主义而应运崛起,由是乃提倡四姓阶级之社会平等、解脱人间根本苦难、探求真理之理性思惟,与着重修行实践之生活,故精灵崇拜之思想、仪式等,不存于正统佛教中。然于佛陀入灭后,佛教因其扩展情况之复杂繁乱,不免使其义理宗旨有所变质。西元四世纪,产生以咒文为中心之教义。至七世纪时,密教成立,且与印度教之性力派结合,而产生佛陀时代所无之精灵崇拜。

 在我国,自佛教东传之后,最令中国人关心之教理思想为‘轮回转世’与‘因果报应’说,因之,地狱与极乐国土之思想特别为我国民间人士接受。此外,由印度传来之盂兰盆经在我国民间普遍流传,水陆法会慎终追远之宗教法会及盂兰盆会、施饿鬼会等纷纷展开,职是之故,今日民间佛教遂有极浓的精灵崇拜色彩。
上一篇: 精灵棚 下一篇:精蓝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