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1970-01-01丨 来源:
推算日月星辰之运行,用以定岁时节气之方法,称为历。一般分为太阴历与太阳历。印度自西元前一世纪顷,因季节之运行,而施行太阴历。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满月之日,称为月初。每个月由满月至晦月,称为黑分(梵kr!s!n!a -paks!a ,由于大小月不同,或十四日,或十五日),由新月至满月,称为白分(梵s/ukla-paks!a )。一年之中,分为太阳北行之六个月,与太阳南行之六个月。或分为六时:(一)渐热,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二)盛热,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三)雨时,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四)茂时,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五)渐寒,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六)盛寒,十一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佛教则分为热时(一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时(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寒时(九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等三时,或春夏秋冬四时。一年十二月之名称列举如下:制呾罗月(梵Caitra ,一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吠舍佉月(梵Vais/a^kha )、逝瑟吒月(梵Jyes!t!ha )、頞沙荼月(梵A^s!a^d!ha )、室罗伐拏月(梵S/ravan!a )、婆罗钵陀月(梵Bha^drapada )、頞湿缚庾阇月(梵As/vayuja )、迦剌底迦月(梵Ka^rttika )、末伽始罗月(梵Ma^rgas/i^rs!a )、报沙月(梵Paus!a )、磨祛月(梵Ma^gha )、颇勒窭拏月(梵Pha^lguna ,十二月十六日至一月十五日)。

 中国自西汉太初元年(104 B.C.)至清末,共历四十六次改历;所用历法与印度相同,大致系采用太阴历。其中,自唐朝开元十七年(729)开始之三十三年间所用之大衍历,为僧一行所编。

 于日本,推古天皇十年(602),百济僧观勒将刘宋之元嘉历传至日本,于十二年开始施行历法。天平宝字七年(763)以来,九十四年间采用中国大衍历。直至贞享元年(1684),日人保井春海编贞享历,日本始有自编之历法,故于此之前,皆采用中国历法。明治五年(1872)以后则使用太阳历。

 佛教之行事与历法有密切之关系,如释尊之降诞、成道、入灭等日期,于印度有各种异说;此系由于历法之差异所致。如今之日本诸宗宗祖之忌日不因改历而有差异,系以旧历之日月换算为相当于新历之日月;例如曹洞宗道元之忌日八月二十八日,换算新历则为九月二十九日。然农村中由于耕作之故,盂兰盆会等行事仍用旧历,或较新历延迟一个月。此外,将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之轨道面与天球相交之大圆,亦即太阳在天球上之视轨道)附近较明显之恒星选出若干,再分为二十八组:昴、毕、觜、参、井、鬼、柳(以上属东方),星、张、翼、轸、角、亢、氐(以上属南方),房、心、尾、箕、斗、牛、女(以上属西方),虚、危、室、壁、奎、娄、胃(以上属北方)等,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之说夙行于印度,然印度认为牛宿与月之运行无关,如外道六论中之竖底沙论亦仅列出二十七宿之名,可知后世印度乃盛行以二十七宿之说为主;又因二十七宿之性各别不同,故以与二十七宿相当之日而论其吉凶,或以人之生年月日配二十七宿而占其命运之法,皆称为占星法。此二十七宿分为七类,即:(一)安重宿:即毕、翼、斗、壁等四宿。(二)和善宿:即觜、角、房、奎等四宿。(三)毒害宿:即参、柳、心、尾等四宿。(四)急速宿:即鬼、轸、胃、娄等四宿。(五)猛恶宿:即星、张、箕、室等四宿。(六)轻燥宿(或称行宿):即井、亢、女、虚、危等五宿。(七)刚柔宿:即昴、氏等二宿。又亚洲诸国自古亦流行一种星辰运行与人之诞生日相关连,而可卜筮吉凶之说法。佛典中摩登伽经、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宿曜经等,亦有如是之说。在日本,以旧历元旦为先胜,续之有友引、先负、佛灭、大安、赤口等依次轮流,以表示当日之吉凶,称为六曜日,此风俗系源自中?国。上述名称则始自江户时代,然命名由来不详。
上一篇: 昙无竭 下一篇:学慧坚固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