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阎魔王
1970-01-01丨 来源:
阎魔,梵名Yama ,巴利名同,又作夜摩、焰摩、琰摩、阎罗、剡魔,意译作双、双世、遮止、静息、缚、深恶胜业、可怖众、平等。阎魔王,梵名Yama -ra^ja ,又称阎罗王、阎王魔、琰魔王、阎魔罗王、焰魔逻阇、阎摩罗社、琰魔逻阇。略称阎罗、阎逻、焰罗、剡王、阎王、死王。为鬼世界之始祖,冥界之总司,地狱之主神。于上举诸译语中,双,谓兄妹共为地狱之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又称双王。双世,谓并受苦与乐之意。遮止,谓遮止罪人更造恶业之意。静息,谓罪人依王所示,知己罪而静息之意。平等,则谓业镜平等,自彰其罪之意。又阎魔王之诸多异称中,以‘阎罗王’一称广为世人所知、所用。

 阎魔王原为印度吠陀时代之夜摩神(梵Yama ),乃日神(梵Vivasvat )与娑郎尤(梵Saran!yu )之子,与其妹阎美(梵Yami^ )为同时出生之神祇,故称双王。另据波斯古经阿凡士塔注(Zend Avesta)载,人类之祖威梵哈梵特(Vi^vanhvant)始作苏摩酒以祈神,由此功德而得一子,名为伊摩(Yima),此子即是夜摩。由上所述,可知此神之起源甚早,然其发达之时代,或在吠陀时代之后期,此神与水天(梵Varun!a )、祈祷主(梵Br!haspati )、阿耆尼(梵Agni )三神有密切关系。

 梨俱吠陀中,亦载有关于此神之赞歌,及此神与其妹阎美之对话,其中,阎美称夜摩为‘唯一应死者’(梵eka -martya ),且夜摩亦欲死,故愿自舍其身,入于冥界,而为众生发现冥界之路,是为人类最初之死者,被称为死者之王。此时代夜摩之住所,在天上界最远之处,系一常奏音乐之乐土,有二犬为使者,常徘徊人间嗅出死者,以导之入冥界。然于阿闼婆吠陀中,则将夜摩之住所转至下界,称为夜摩城(梵Yama -pura ),系专依死者生前行为之记录而司掌赏罚之神。至史诗摩诃婆罗多(梵Maha^=bha^rata )中,亦详细记述夜摩恐怖之相貌,穿着血红色衣服,头戴王冠,骑水牛,一手持棍棒,一手执索。此时代之夜摩具有两种性格,一即所谓之死神,率领诸多使者夺人之生命,故当时称‘死’为往夜摩宫,称‘杀’为送夜摩宫;另一则为死者之王(梵Preta -ra^ja )、法王(梵Dharma -ra^ja ),住于南方地下,为祖先世界(梵Pitr! -loka )之支配者。

 后世印度教神话传说中,则将夜摩视为专为死者灵魂带来苦恼之恐怖神。此一夜摩思想被引入佛教后,受上述诸种思想之影响,故夜摩一方面为居于六欲天中第三位之夜摩天,另一方面则为冥界支配者、人类行为审判者之阎魔王。

 关于阎魔王之摄属与性质,于诸经论中有诸多异说,可归类为下列五种:(一)地狱趣摄,据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大楼炭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二等所举,在阎浮提之南,大金刚山内,有一阎罗王宫,其主名阎罗王,此王虽君临地狱界,然亦同其他罪人一样,于昼夜三时仍须受火热之苦。(二)鬼趣摄,或饿鬼趣摄,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俱舍论卷十一等所举,阎魔王为恶鬼(或饿鬼)之主领,号阎魔鬼王,住于阎魔罗界(饿鬼世界)。(三)阎罗王趣,于六十华严经卷十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等,将阎罗王界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并举,由此推测,此等经论或认为在三恶道之外,另有一阎罗王界,此三恶道不为阎罗王所摄属。六十华严经卷十一(大九·四六九上):‘如重病人常被苦痛、恩爱系缚在生死狱,常不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处。’(四)变化作,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二十唯识论等所举,阎罗王化现于地狱中,以教诲罪人知其罪业,及所应受之刑罚与狱名。(五)菩萨作,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等所举,菩萨化现为地狱主,以教诲罪人。又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一、大方广十轮经卷一等所举,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坚固誓愿力,化现梵天、自在天、禽兽身、地狱卒身、阎罗王身等,以济度一切众生。

 另就阎魔王之使者(天使)而论,据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大楼炭经卷二、起世经卷四等载,阎罗王常遣老、病、死三使者至世间,明示无常之苦,以警惕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免堕于地狱中。又中阿含卷十二天使经、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中,则以生、老、病、死及治罪为阎罗王之五使者。流传于民间之‘阎罗王的三封信’故事,即是根据老、病、死三使者之典故改编而来。

 阎魔王之思想经由佛教传入我国后,与道教之信仰相结合,而益形盛行,遂衍生出冥界十王、阎罗十殿等说。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载,阎罗王为冥界十王之第五,本地为地藏菩萨,系于冥途中掌管亡人五七日(即第五个‘七日’)时之冥王。据传阎王掌管之冥界第五殿,系大海底东北部沃燋石下之叫唤大地狱,及十六诛心小地狱。亡魂在抵达第五殿前,须先至‘望乡台’上观望子孙在阳间之情形,后才至此殿受审判,此殿阎王铁面无私,判刑正直严厉,加上十六诛心小地狱专诛世人之横心、邪心、毒心、怨心、恨心、淫心、妒心、私心等偏邪不正之心,故押入此殿之亡魂,个个心惊胆颤、面容忧惧,深怕受到剖胸取心之惨刑。

 阎魔王在密教中摄属于天部,称为焰摩天,为护世八方天之一,十方护法神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外部二十天之一。[八十华严经卷十、灌顶经卷十一、卷十二、铁城泥梨经、大日经卷一、卷五、正法念处经卷十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二○、大宝积经卷七十五、净度三昧经、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卷八、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三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玄应音义卷十三、卷二十一](参阅‘地藏菩萨’2318、‘焰摩天’5067、‘阎罗十殿’6339)
上一篇: 随心咒 下一篇:醍醐灌顶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