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德清
1970-01-01丨 来源:
(1546~1623)明代僧。金陵全椒(安徽)人,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年十一即怀出家之志,翌年投报恩寺西林永宁诵习经教,兼修儒学,博通内外黄老之学。十九岁往谒栖霞山云谷法会,读中峰广录,乃决志参禅。遂返报恩寺落发,从无极明信受具足戒,听华严玄谈。因慕清凉澄观之为人,乃自字澄印。嘉靖四十四年(1565 )再参法会,得授念佛公案。隆庆五年(1571)以后游历诸方,留连京城诸讲肆,又参谒遍融、笑岩二师。万历元年(1573)游五台山,见憨山奇秀,乃取之为号。九年,与福登同请京中大德五百众于五台山修无遮会,太后并遣使为皇储祈福。后住东海牢山(山东崂山),声望甚高。

 万历十四年,神宗以大藏经十五部颁于天下名山,太后特赐牢山一部,并建海印寺,请师住持。二十三年,以私修庙宇之罪被诬入狱,流放雷州(广东)。二十八年,依南韶道祝之请,止住曹溪,翌年重开祖庭,选僧受戒,立义学,养沙弥,设立库司清规,大振祖风。四十二年,太后崩殂,恩诏许还僧服,历游名山胜迹,说法弘化。四十四年,在庐山五乳峰创建法云禅寺,仿慧远之法,专心修持净业。天启二年(1622 ),复应韶阳太守张公之请,再入曹溪。三年十月示寂,世寿七十八。谥号‘弘觉禅师’。后人为师立塔于南华寺天子岗。世称憨山大师。与袾宏、真可、智旭并称明末四大高僧。



 其思想融合禅与华严,倡导禅净无别、三教归一之说。弟子有福善、通炯等。著述甚多,有华严纲要八十卷、楞严经通议十卷、法华经通义七卷、起信论直解、圆觉经直解、肇论略注各二卷、唯识论解、净土会语、中庸直指、春秋左氏心法、老子道德经注、观老庄影响论等,另有门人汇编之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净土圣贤录卷五、高僧摘要卷三、正源略集卷八、续稽古略卷三、续灯存稿卷十二]
上一篇: 德号 下一篇:德真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