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萨满教
1970-01-01丨 来源:
(Shamanism)为原始宗教之一种晚期形式。广义而言,亦包括未开化社会之精灵崇拜(Animism),乃属原始宗教型态之一。具有明显之氏族部落宗教特点。其仪式多藉占卜以祈求无病息灾、驱退恶魔。萨满(shaman,巫师)之语义,系出自通古斯语(Tungus)司祭(sma^n)之意。于梵语中,则为 s/raman!a(巴saman!a ,勤息之意),此字字根sam,系兴奋状态中之疯狂舞蹈者之意。古印度吠陀神话文学中,对一切自然现象赋予神格,而自然界之运行与人类恐惧之根源则来自神灵之支配,祭祀神灵遂成为现实生活最高之规制。由此可知,古印度之宗教,系属萨满教之型态。

 佛陀出世的意义之一,即欲打破古代雅利安人原始之神灵观。然虽受佛陀教化,民众仍未能消除旧有萨满教之思想。故于佛陀入灭后,萨满教思想遂逐渐渗入佛教教义中。在曼怛罗(梵mantra ,真言)一名义之下,引用咒术,尤于密教之兴隆及其宗教体系中特为显著。

 我国宋代徐梦莘之三朝北盟会编中,最早出现‘珊弯’一词,即一般所谓萨满,系指巫(女巫)、觋(男巫)。即于驱除恶鬼、息灾祈愿、祈雨、招魂、占卜、治病、开运之时,既歌舞,且哭喊者。佛教传入以前之西藏棒教,谓宇宙中有善恶精灵之存在,支配人类世界之吉凶祸福。佛教传入西藏后,在给予棒教新影响之同时,亦受其民俗信仰之型态与内容所影响,因而发展成独特之喇嘛教。

 大量输入中国文化、思想之古代日本文化亦显见萨满教影响之迹,于古语拾遗的神代(上古之神话时代)之记录中,可散见‘片巫’、‘肱巫’之名,可见日本自神代时代开始,即存有萨满教之思想。

 在古代印度阶级制度下,婆罗门可视为存在于神、精灵与人类间之萨满。释尊于菩提树下开悟成道以来,即否定以祈祷祭祀追求人类幸福之态度,从而视以神、精灵为崇拜对象之宗教仪式为无意义之举,于是针对萨满教之兴奋与失神而宣说‘禅定’与‘觉醒’之道,故原始佛教教团中,严禁咒术,否定婆罗门教之祭祀。及至大乘佛教兴起后,渐有诵念咒句与真言之祭典成立,此即密教主要之特质。此种摄取印度民间信仰,而产生密教教理秘仪化之情形,使佛教呈现出显著的萨满教之倾向。

 及至佛教传入中国,乃与以巫术为中心之中国民间信仰结合;至道教确立其教义及宗教型态之后,再度影响佛教匪浅。继之佛教传入日本后,亦与日本固有民族信仰之萨满教相结合,而产生死灵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由是,不仅成为将佛教深奥之教理体系渗透入一般民众之方便法门,且亦因之形成日本佛教独特性格原因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蓝婆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