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变文
1970-01-01丨 来源:
为唐代以来,受佛教影响而流行之说唱文学作品之一。佛教用以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变,为变更、改写之意。取材于佛教经典中富于神变之记事,并加铺述改写,使其通俗生动,而适合教化民众之文,称为变文。日本学者一般多以‘变’为变相图之意;说明讲唱变相图之法会称为俗讲,俗讲所用之通俗话本即称变文。盖唐、五代顷,各寺院讲经说法时,常以变文与变相图相配合,其后则泛指民间同性质之说唱文学。

 变文产生之年代,可能为中唐时期,现存年代最久者为身餧饿虎变文。现存原本之总数不详,大约有八、九十种之多,其名称亦有由后人所命名者。变文之范畴,除称为变文者外,举凡变、缘起(变文等之发端语)、传、传文、押座文(讲经前所唱之韵文)、唱文、讲唱文、讲经文、词、词文、歌等均属之。其中,讲经文与变文之区别在于讲经文之形式有‘经、白、唱’三段,变文则一般并无经之引文,或对经文作字句解说,仅有‘白、唱’二段之形式,为适于民众之教化,故讲唱内容皆以图画为中心,并采用自由而通俗化之方式宣讲。

 变文之内容多取材于佛教经典或我国固有之民间故事。取材自佛教经典之变文有妙法莲华经变文、阿弥陀经变文、维摩经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父母恩重经变文、降魔变文、地狱变文、八相变、目连缘起、温室经讲唱押座文等等;取材自故事者则有王陵变文、伍子胥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张淮深变文、王昭君变文、舜子至孝变文等等。其形式约有三种:(一)散文与韵文相间,(二)全部散文,(三)全部韵文。第一种形式较为常见,对后来之宝卷、鼓词、弹词等俗文学有显著影响。此外,并有前述唱经、押座文等形式。维摩经变文即初引经文,次以韵文阐述经义,以便于歌唱。又如八相成道变文,于经文、韵文之后,更注释韵文之义,而以会话体加以说明。欢喜国王缘变文则初起即略述本文之由来。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敦煌鸣沙山千佛堂石室藏卷被发现,其中,唐、五代之民间文学资料极富,内容为:(一)民间歌谣、佛曲等诗歌类,(二)散文、俗语小说类,(三) 变文。此后遂展开对于变文之原典搜集、覆刻校订、作成目录、介绍研究等工作。其原典大多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三处。敦煌所出变文现存目录(周绍良编)、敦煌文学研究书目(太田辰夫编)所载之变文,均为七十八种;但二书内容并非一致,对照合并之下,共计九十一种。王重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亦收录七十八种。周绍良所编敦煌变文汇录则收录三十六种。[伦敦博物馆敦煌书目(罗福苌编,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号)、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向达编,图书季刊新一卷四号)、巴里敦煌残卷序录第一辑、第二辑(王重民编)、巴黎国家图书馆敦煌书目(罗福苌编,国学季刊第一卷第四号、第三卷第四号)、巴里图书馆敦煌写本书目(陈翔编,国学论衡第三期)、变文及唱经文目录(向达编,唐代俗讲考附录,燕京学报第十六期)、敦煌所出变文现存目录(周绍良编,敦煌变文汇录所收)、敦煌零拾(罗振玉)、敦煌掇琐(刘复)、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许国霖)、鸣沙余韵(矢吹庆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十五卷古逸部](参阅‘敦煌变文’4971)
上一篇: 逻吃洒 下一篇: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