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1970-01-01丨 来源:
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之法器。在印度,于召集大众时,常击木制之揵椎(梵ghan!t!a^ )。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载,七月十五受岁日,佛告阿难,于露地速击揵椎以召集大众。在我国则代以铜钟。而诸经要集卷二十鸣钟缘条引用杂喻经之偈而谓,若闻钟声,卧者须起。其所说之钟,或系揵椎之意译。

 钟有梵钟与唤钟两种:(一)梵钟,又称大钟、钓钟、撞钟、洪钟、鲸钟等。通常高约一五○公分,直径约六十公分,悬挂在钟楼上,系用于召集大众,或作朝夕报时。梵钟之上部雕有龙头,称为钓手;下部有相对之二座莲花状撞座,亦称八叶,两座以两条交叉呈直角之条带相连结,称为袈裟□,或称六道;又在上部列有环状之小突起物,称为乳廓;从撞座以下称为草间,下缘称驹爪。于禅林中,以其告知初夜坐禅之时间,故称定钟;复以其告众入僧堂,故亦称入堂钟。又梵钟之音或称为鲸音。

 (二)唤钟又称半钟、小钟。通常系高六十公分乃至八十公分,吊在佛堂内之一隅,以其用途为通告法会等行事之开始等,故亦称行事钟。

 我国自古即有铜钟之制作,然其起源不详。广弘明集卷二十八载,北周天和五年( 566),制大周二教钟铭(北周武帝制),其他尚有大唐兴善寺钟铭、唐麟德二年( 665)制之京都西明寺钟铭等。另据续高僧传卷二十九智兴传载,智兴在隋大业五年(609)住于京师禅定寺,任时钟之职。由上记得知,北周以降梵钟之造立频仍。此外,苏州寒山寺之钟,由唐代张继所作枫桥夜泊诗而极负盛名。又据日僧圆仁所作入唐求法巡礼记卷三载,五台山有钟楼谷,乃文殊示现金钟宝楼之处。

 于韩国,古来即有优良之铸钟术,故存有极佳之梵钟,如新罗惠恭王七年(771)所造泰德寺之钟;近年悬于庆州南门外之钟楼。

 在日本,则有若干由我国传入之钟,已列为国宝,如丰前宇佐神宫、琉球波上神宫、肥前惠日寺、近江园城寺等之所藏。现存最古之钟造于文武天皇二年(698),今为京都妙心寺所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付法藏因缘传卷五、祖庭事苑卷四、佛祖统纪卷四十二、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禅林象器笺呗器门]
上一篇: 摄末归本法轮 下一篇:释义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