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耆那教
1970-01-01丨 来源:
梵名Jaina 。为印度宗教之一。于西元前五、六世纪左右,约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为最古之宗教,今亦拥有百余万信徒。奉十二支为经典。基本教义为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及苦行主义等。该教之开祖为尼乾陀若提子(梵Nirgrantha -jn~a^taputra ),又称大雄(梵Maha^vi^ra )、筏驮摩那(梵Vardhama^na )、胜者(梵Jina ),乃与佛陀同时代之人。然于尼乾陀若提子之前,传说尚有二十三位祖师,故后世又以尼乾陀若提子为第二十四祖,或称之为耆那教中兴之祖。相传此二十四祖依次为:勒舍波提婆(梵R!s!abhadeva )、或阿底那陀(梵A^dina^tha )、阿耆达那陀(梵Ajitana^tha )、桑波伐那陀(梵Sambhavana^tha )、阿毗难陀那(梵Abhinandana )、苏摩底那陀(梵Sumatina^tha )、巴特摩巴罗波(梵Padmaprabha )、苏巴尔斯伐那陀(梵Supars/vana^tha )、旃陀罗巴罗波(梵Candraprabha )、苏毗提那陀(梵Suvidhina^tha )、悉达罗那陀(梵S/italana^tha )、湿勒耶舍那陀(梵S/reya^ms/ana^tha )、伐苏布羯(梵Vasupujya )、毗摩罗那陀(梵Vimalana^tha )、阿难达那陀(梵Anantana^tha )、达摩那陀(梵Dharmana^tha )、商底那陀(梵S/antina^tha )、贡突那陀(梵Kunthuna^tha )、阿罗那陀(梵Arana^tha )、摩利那陀(梵Mallina^tha )、牟尼苏巴罗达(梵Munisubrata )、那密那陀(梵Namina^tha )、内密那陀(梵Nemina^tha )或阿利湿达内弥(梵Aris!t!anemi )、巴湿伐那陀(梵Pa^rs/vana^tha ),及第二十四祖尼干陀若提子。其中巴湿伐那陀及尼乾陀若提子为历史上可征实之人物,其余诸祖恐皆为传说中人物。尼乾陀若提子主张无神论,将其前二十三位祖师之教理加以改革并集其大成。

 教理上,将宇宙之构成要素分为灵魂(梵ji^va )与非灵魂(梵aji^va ),后者包括运动因(梵dharma )、静止因(梵adharma )、虚空、物质四种,再加上灵魂则为五个实在体。物质由原子组成,含有下降性,灵魂则含有上升性之一切知,其自身无障碍,故得自由;物质之形成,乃由于业而有所系缚,此即为轮回之因。若欲脱离轮回则须严守不伤害、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梵anupalabhya )等五戒(五大誓)之苦行生活。由是,则能令业消失,发挥灵魂之本性,到达止灭,即得解脱,称为涅槃。灵魂、非灵魂、善业、恶业、漏入、系缚、制御、止灭、解脱等称为九谛。另又主张判断的相对性之不定主义(梵Sya^dva^da )与主张批判性的观察法之观点论(梵Naya ),此即耆那教之特色。

 此教团在其教祖之时代已很兴盛,后分裂为宽容主义之白衣派(梵s/veta^mbara )与严格主义之空衣派(裸体派,梵Digambara )。前者之圣典通称为悉檀多(梵Siddha^nta ),以阿达磨嘎地语(梵Ardhama^gadhi^ )书写,共有四十五部,约成立于西元前三世纪至西元六世纪左右。后者之圣典称为四吠陀(梵Veda ),成立于西元九世纪。重要圣典另有康达康达(梵Kundakunda ,五世纪顷)所著之教理精要、五原理精要,以及乌麻斯伐梯(梵Uma^sva^ti )之‘谛义证得书’,该书被认为系白衣、空衣两派之正统说。其时亦有许多优秀学者辈出。十二世纪,由于回教徒之侵入受到极大的打击。十七世纪后,该教中产生改革运动,主张以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耆那教之古老教义。其代表有动地皮欧(Dhundibia)领导之郎迦派(Lonkas)运动、十八世纪维拉吉(Vi^raji^)所领导之斯特那迦瓦西派(Stha^nakava^si^)运动。教徒虽属有限,然至今仍为一民族宗教,坚持严格之戒律生活,尤于工商业阶层中,拥有众多信徒。[W. Schubring: Die Lehre der Jainas,1935、耆那教圣典(铃木重信)](参阅‘尼干子外道’1889、‘尼乾陀若提子’1890)
上一篇: 耆那教圣典 下一篇:索菩萨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