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药师咒七开示——念诵真言的三种方法
2019-09-27丨 来源:

迹。那要是比诸世俗的人呢——口业造恶业,心业造恶业的人呢——那是有不可思议的功德的。

  再一类人呢,是心也在念,口也在念,这个心念呢,可能会想种种佛的功德,忆念药师佛的愿望啊。我们忆念佛的愿望,这十二大愿中,不管哪一个愿望,我们都会看到,药师琉璃光如来世尊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唯一目的就是令种种有情来成就菩提,成就像他一样的菩提,身相光明,照耀无量无边的世界,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影畅表里,灿烂于世间,令一切众生得到这样的功德,这是一个愿望。那像有人说缺衣食,乃至说缺戒,求官求财,求男女,身心健康等等,那他都能答应你,给你带来有利益的、善巧的法则,或者说结果?实际从因果上是绝对说得通的。我们回向他的愿望,来称念他的名号,就是顺愿来念佛,就是忆佛念佛,口上称念佛的心咒,心念中维系着佛的这种大愿功德,这样念呢,其利益呢,唯佛与佛能知。也可能是你不能圆满地亲证这样的功德,也可能你有瞬间的疑惑,好比说有人说求男女得男女,求官位得官位,求衣物得衣物,那我求身体健康,转女成男,我怎么看不见呢?他就会有疑虑。哪怕是有疑虑的,顺着这个愿望念,他就不断地在消除你的疑虑,使你的性德坦露。所以我们一般的发这个愿的实质的力量,从我们可思议的因果中观察不到。

  所以第三种念呢,就要顺性来念了。所谓性者,我们都知道,佛性也好,自性也好,本性也好,说法不一。佛陀给我们留下一个最珍贵的教诲,他用他的一生,或者说诸佛如来出世,都用他们的生命的作为,来昭示着这个真理。这个真理不是造就出来的,是佛在没有成佛之前如实地安住在世间,只是说诸佛如来把它证实,完整地亲证了这种真理与事实,就是诸佛无我,或者说法无自性的实相印,也就是我们讲的本质。我们一旦认知了这种空性不可得,无自性的本质,那我们就知道,阿弥陀佛也好,药师佛也好,诸佛如来所发的大愿,药师佛十二大愿,你读每一个愿你都感觉到是真实的,它是从真实义、顺性义、究竟义上来如实地表达的一种真实心愿,大悲大智的心愿,而不是我们思维业报的心愿,或者说我们通过染着思维、取舍思维这种对比、对立建立起来的誓愿。这样的誓愿呢,我们就会多有疑虑。那我们顺性来念,以无得所失、无所对待的心智来念药师佛的真言,或者来称念他的誓愿,我们就会体会到他愿愿都是真实的、究竟的,是慈悲的。何以故呢?他从性空的这种本质中表达出来,他美好的、真正的、善愿的、出世的唯一的愿望就是利世,没有自私的东西。他说“设我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光明照耀无量无边无数世界”,实际光明照耀无量世界干什么呢?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干什么呢?令一切众生与我无异!他每一个愿都是遵循着一个利益世间而成就的这样一个法则——不为自求,所以在人我法三个因缘上,他是不留这种所谓的我执与法执,于布施者、于布施的物、布施的对象,他是不在这残留的。所以以性空的善巧,以无染的善巧来观察世间有情之所需,发此大愿,以利有情故而成就菩提。

  很多人在这个地方可能是不太容易理解,那昙鸾法师举了一个例子,说诸佛如来呢,就像要把一切众生的烦恼心,我们积攒的烦恼业,就像柴一样,要把它点燃起来,怎么办呢?先要点燃自己。他在点燃这个大的业力的心柴的时间呢,他自己要先燃烧,自己燃尽了,已经成菩提了,其他的也在燃烧。那么诸佛如来他顺性的回施利益一切世间有情,就是不求任何的回报,就是为了利世,所以无畏于利世,无染于利世,就是真诚心利世与深心利世。知道无一个众生可度,何以故呢?无一个众生实有众生,只是众生妄想执着而产生种种法界,因为执着而相续故,产生这种法界的差别,实在无一法可得,但是就因为有情的迷失的这种我的执着与法的执着造成了不同的法界,诸佛如来出世证得了这个无自性性,空性,顺着空性发出如实的愿望,饶益这些一切执着于人、执着于法的有情,回施他们究竟的菩提,究竟的利益。这是真实不虚的。

  所以药师如来所发的大愿呢,是从究竟义上来发的,那我们要是不从究竟义上,求男女得男女这世尊也太没意思了,求官位得官位也太迎合世俗了,求饮食得饮食的——不是。世尊是顺性,先以众生之需求为表达,令其入佛智,乃至菩提。那这样呢,我们就从我们自心,想消除自心疑虑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顺性地来称念弥陀的甚深的愿力,来观察到自性,通过他的愿力观察到自性,通过自性观察到愿力的真实与究竟。

  因为我们一般的有情发的愿呢,是满足我们个人的心地的需求,习气的需求。诸佛如来完全是顺应众生的需求予以究竟的教诲。这样呢,不是功德的问题了,这样没有功德了。其利益呢,广大无边,不可以功德称颂了。所以,如是功德胜利,唯佛与佛能知,乃至说像《药师经》讲,一生补处菩萨能了知,一切其他有情是不能了知的。为什么呢?这不是言语、意识所能表达的,唯有亲证这种功德。那我们没有亲证怎么办呢?顺应佛陀顺性的这种愿力或者誓愿力、这个真言,我们来称诵。这个真言呢,就是他的最衷心的愿望。就像把十二大愿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谛莎诃”。那么药师七佛,每一个如来所发的愿全部集中起来,也没有出这一个真言的内容。那我们念这一句呢,能完全地表达诸佛如来顺性的愿望,真实的功德,丝毫不亏欠的,就是一丝都不亏欠。

  我没来之前,有一个学佛的博士,给我提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他说阿弥陀佛这个教法中,用哪一句话,哪一个东西,哪一个因缘来表达他的实相的利益呢?是名号吗?是愿望吗?是他的妙色身相吗?是他的国土吗?我回答得也比较简单,我说在一切处时皆是实相!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究竟的安乐:一个是回归于实相,一个是运用实相。运用实相就是一切时处无对无待,究竟安稳;再有就是回归,你在每一个业力现缘生起的时间呢,你要知道回归,你要知道不可得性,幻化性,无常性,你要了知它,要如实地观察与运用,开始呢可能跟你有距离,但逐渐你会贴切地去感知到这个实相的安乐与究竟的功德与利益。因为我们这个心呢,我们一般人谈的心是浮躁的心、变异的心,是自己的所知心、业习心,见闻觉知所认知的东西,这个心是安不住的。这个心若觉悟它是可以回归到安心的,了知它的本质,即下可以安心。要不然你想在这里面找出来另外一个安心的东西,那是不可得的。

  那我们来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甚深的功德心咒,也就是他的甚深的誓愿,若显说密说都可以说的一个誓愿,集中的表现于“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谛莎诃”,这样一个短浅的语言上,实际它就是实相,它就是印契,它可以印契一切本来都是实相,它可以印契大地山河就是法王身,它可以印契你的一切身口意作为本性圆满,它可以印契,它可以昭示,它可以权显。这个地方的功德是赞莫能尽的,用语言是没法赞尽的,无量众生各以舌根,各以语言,来尽未来际赞叹也是赞叹不尽的。若是亲证者知,运用者知,诸佛如来知。

  那你说我们来打七是为了功德吗?要是为了功德,那我们顺着药师佛的愿望来审思观察;要不是为了功德,纯粹是为了赞美与感恩,那就顺性来念,不为得失,只为利世故。药师佛如何作为我也如何作为,药师佛的功德,我全体融入此功德,不再造作,不再对待,只是唯一的赞美与随顺,那你就能全体感觉到药师佛的功德究竟是什么,你的身心作为就可以融入到药师佛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影畅表里的无量无边的光芒,照耀着一切幽冥苦难的众生,使一切不满足的众生得到满足,得到安乐,得到解脱。这个角度诸位菩萨可以去思维观察。

  那这三种念中呢,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过这种嘴念心不念的状态,这个没问题的,这个很正常,但有一点你要知道,你在这里面的实践是很珍贵的,这一个月一晃就过去了,你一出这个门——就像安居一样,你一出这个安居的时间,没机会了,很多机会都没了,你不造业也造业去了,你不迷失也迷失去了,你不习惯也习惯去了。那我们打七的这个时间是很珍贵的,实际每个时间都很珍贵,但这个地方它会集中地表现着一种共修的难得,专一的难得,于一个特殊环境的难得与稀有,它会给你带来一个不共的加持,就是我们于殿堂外的人都有不共的加持,我们的身心会受到不共的加持与唤醒力,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我是有感受的。我在外面有事情跟他们谈,听到大家念,我自己第一天听和今天听完全是不一样的。第一天听心里就有点紧张,今天就松弛了,有松弛的感受,那也可能一星期以后你自己就会感觉到什么叫松弛,什么叫随顺佛陀的愿望,什么样的力量会产生在你的身心世界,或者说会产生在我们与佛陀相应的这种身心世界。因为这个空间像结界一样,我们都知道,这个茶杯可以装水的,但我们把茶水倒在手掌上就不行,倒到布上不行,倒到非容器上都是不行的,那是为什么呢?那这个房子也像一个容器一样,它可以把我们的修持的法益集中的表现出来,像一个杯子一样,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明确的安稳相,一个如实的利益。十分难得,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因为他们有事情,我本来说是打七啊,跟大家一起念一念,有事情,不去又不行,因为是寺庙的事情,我想一想呢,也不能怨什么,只是感觉到自己的业缘跟大家有一点差异,不能说好坏,但是为了大家能更好地打七,我感觉该做的事情,像现在也有很多出家师父,也在外围为我们这个打七服务,这个也是很正常的,那我们打七的人就安安心,尽量地在第一种念法上呢警觉自己,不要辜负自己的时间,那起码说呢,我心念——我口念,我心里能忆念佛陀的功德,或者说,能尽量地跟这一句真言相应,有杂念了不用去压抑它,你观察观察它,它也就消失了,也不用去怕它,也不去用埋怨它,只是说在这个地方越松弛越好,它也就慢慢的,你也就习惯它了。那来一个(妄念),等于说你来接受一个药师佛的教诲,你来接受药师佛的摄受,这样呢,让它一个一个来,慢慢地,也可能我们的心,我们的妄想纷飞的心,就会休息下来,也可能心也念了,口也会念了,也可能真正地证到一个所谓的顺性称念的善巧与这种究竟安心的机会,那在于我们每一个打七的菩萨们自己的这种善观察,善引导。所以从这三个角度提醒大家,就像某师讲的,我们能比较好地深入地去实践这个法则。

佛咒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咒佛学推荐

药师咒佛学推荐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 (nā mó bó qié fá dì。pí shā shè。jù lǔ bì liú lí。)

 在这里很多修行人,把药师灌顶真言,作为一种治病的方便。那么怎么来念?念的声音大家都会了,怎么观想?拿一杯水放到佛台上,你可以观想这杯水放蓝光,非常简单,就是放蓝光,然后你就念药师灌顶真言,就一直在放蓝光。你可以想,这个理念是什么呢?我这杯水本来就是药师佛和他的灌顶真言,水就是光、就是咒,咒就是水、就是光,光就是水、就是咒,它无二无别。那么我们通过这种观想,念这个咒语,加持出来的水,他就

 什么是药师咒  药师咒来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土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法注重利益现实人间,故特别契合当今时代的众生。持药师咒是易行的药师法门,若能至心修持,不仅有消灾(免除疾病、横逆、贫困等之苦)延寿满愿的利益,还有促使众生早成佛道的功德。药师佛心咒:雅陀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喇杂萨目(儿) 嘎喋梭哈 &ems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