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首页 » 佛号 » 其他 »
七种礼佛法
2020-08-06丨 来源:

(一)我慢礼

  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的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的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也跟着拜,心里却想:"这是迷信,叩头有什么用?"这都是因我相未空,还有我慢存在.


(二)求名礼

  听到很多人赞叹说某某人拜佛,又诵经,又拜忏,真是用功修行了.听到人家赞叹那个修行人,于是乎,他也想得到修行的名,而拜佛拜忏.他虽然也随喜,但他不是真的为拜佛而是为拜名求名的.既不是为信,也不是为不信而拜,而是看见人拜佛受到供养、恭敬和赞叹.


(三)身心唱和礼

  看见人拜,我也拜,人叩头,我也叩头,身心随人而转,人怎拜,我也怎拜,不管拜佛有好处,或是没有好处,也不管是正信,或是迷信,他又没有求名心,只是随着人做,这样礼拜佛也没有什么功,也没有什么过,平平常常而已.


(四)智净礼

  什么叫智净礼?智是智慧,净是清净;以真正的智慧清净自己的身心.这是有智慧的人拜佛的方法,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你拜佛时,身不会去犯杀盗淫,所以身业清净.你拜佛时,也没有贪心、痴心和嗔心,只有一个恭恭敬敬的拜佛心,所以意业也清净.你拜佛时,念佛名号,或是持诵经咒,也不犯猗语、恶口、两舌和妄语四恶,故口业也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便是智者以真正智慧来拜佛,谓之智净礼.


(五)遍入法界礼

  拜佛时,要观想我身虽未成佛,然而心性却是充满法界.现在于一位佛前拜佛,同时亦遍礼法界一切诸佛.不是单单拜一位佛,而是在每一尊佛前,皆有我的化身顶礼叩头,同时在供养诸佛菩萨.所谓“一切唯心造",你这个心是周遍法界,这种礼也是周遍法界的,你这种修行也是周遍法界.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法界之内,身尽虚空遍法界,你所行的恭敬礼,尽虚空遍法界,你所得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


(六)正观修行至诚礼

  正观是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拜一佛就是拜法界佛,拜法界佛也是拜一佛.因十方三世佛,是共同一法身,所谓"佛佛道同",我们要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修行不要打妄想,不要身在拜佛,而心却跑到电影院去,或跑到马场去,又或跑到跳舞场、酒吧等.总而言之,不用买票就各处跑,忽然而天,忽然而地,有时跑到纽约去了,不知怎样又跑回三藩市,他自己以为有了神通,其实连鬼通都没有,这只是妄想.拜佛时打妄想,谓之邪观.正观修行,就是不打妄想,拜佛就是一心拜佛,心不二用.拜佛时,不打其他妄想,谓之"正观修行至诚礼".这种修行,你拜一佛胜过你拜百千万佛,也胜过其他打妄想拜佛的人拜百千万拜这么多.所以修行要得其门而入,你要知道法门.你若不知其法门,虽是一样拜佛,人家是拜佛,而你拜佛却是打着妄想:"等一下拜完佛,便去饮咖啡,饮酒."你这样便不是正观修行至诚礼,这不会有功德的.


(七)实相平等礼

  实相礼是礼而不礼.有人说:"既然礼而不礼,那我不拜佛便是拜佛啦!"不是这么说.你虽然拜佛,而不著拜佛之相,.并不是你不拜佛就是拜佛,这样就变成狂妄了.这类人是不可救药.为什么?因为他那种执著相,太愚痴了.实相平等礼,是平等礼拜三宝,恭敬佛法僧,没有分别的拜,一念不生,一念不灭,这就是不生不灭的实相平等.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你真能拜佛,拜到一念不生,拜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你便和法界合为一体.那时十方世界现全身.你这个身体虽然在这里,却是与法界那么大,也就是实相,实相无相.你那个身也就是法界,法界也就是你的身,这就是实相无相.你看这妙不妙?以前你的身只有须弥山那么点大,须弥山在法界里,好象法界里一点微尘那么大而已,不要以为须弥山有多大.但现在须弥山,却在你的法身里,你把须弥山包含着,你看这妙不妙?所以宇宙一切万物没有不在你自性内包着,这是一种实相平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若能拜佛拜到这种境界上,这个妙处还有说的完吗?是说不完的!

摘自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上一篇: 拜佛的方法 下一篇:八圣吉祥颂

佛号相关阅读

佛号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号佛学推荐

其他佛学推荐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家中争斗,家宅不安,眷属分离,冤家相遇等都属于冤家讨债)   一、要化解时的必要认知   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

任作何事之始,念诵一遍,能顺利如愿成就,故当铭记。 嗡 嗡 囊哲南达让因伦哲波 现有自性清净任运成 札西效吉央纳耶巴耶 安住十方吉祥刹土中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