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天天佛APP
味之素中佛网
天天佛APP下载
搜索
X
weizhisu.com
首页
大藏经
佛咒
佛号
字典
助印经书
切换导航
素食
佛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咒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佛号
祈祷
圣号
其他
佛教字典
中国百科全书
阿含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阅藏知津
历代名僧辞典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五灯会元
佛学次第统编
翻译名义集
法相辞典
俗语佛源
法门名义集
法界次第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三藏法数
丁保福佛学大字典
佛学大字典
佛藏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首页
»
佛教字典
»
法相辞典
»
阿育王
1970-01-01丨
来源:
阿育,梵名As/oka ,巴利名Asoka ,又作阿输迦、阿输伽、阿恕伽、阿戍笴、阿儵。意译无忧王。又有天爱喜见王(梵Deva^nam!priya priyadras/i )之称。为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王。西元前三世纪左右出世,统一印度,为保护佛教最有力之统治者。其祖父即孔雀王朝之开祖旃陀罗笈多大王(梵Candragupta ),其父为宾头沙罗王(梵Bindusa^ra ),其母为赡波城一婆罗门女阿育薇达那(梵As/oka^vada^na )。王幼时甚狂暴,不得其父王宠爱,值德叉尸罗国(梵Taks!as/i^la )叛变,父王令彼前往征讨,望其战死。然阿育反能平定叛乱,威权大振。遂于父王崩后,杀其兄弟登上王位。或云,阿育杀死九十九位兄弟,登上王位后仍极狂暴,杀戮大臣及妇女,并造牢狱,残害无辜百姓,因此被称为旃陀(暴恶)阿育王(梵Can!d!a^s/oka )。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称之为爱欲阿育(梵Ka^ma^s/oka )。然大磨崖法敕第四、第五、第六章及石柱法敕第七章及皇后法敕等,皆载阿育王统治期间尚有兄弟姊妹。故其杀戮传说可能为后世所夸张。王以华氏城为首都,其统辖范围包括北印度全部、大夏的一半,南至案达罗,东达海边,纵横数千里。且施政得宜,爱好真理,富博爱精神,实是印度有史以来治绩空前之统治者。
关于王归依佛之年月及其因缘有各种异说。阿育王传卷一谓其因见海比丘(梵Samudra )之奇迹而归依佛。岛史第六章及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则说是起因于尼瞿陀(巴Nigrodha )之感化。依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等六章谓其由于耶舍(梵Yas/a )阿罗汉之弟子的奇瑞事迹而归依佛。依小磨崖法敕之刻文载,王归依佛后,二年半有余虽为优婆塞而并不精勤信佛,然经一年有余,即亲近僧伽,热心修道。此段记载与大磨崖法敕第八章所记‘灌顶即位过十年往三菩提’之文综合考查,知王之成为优婆塞是在即位后第七年左右。但岛史第六章载,王之归依佛是在即位后三年。又依大磨崖法敕第十三章所记,王即位后八年,征服羯■伽(梵Kalinga ),见杀戮之悲惨,乃大为激动,对于佛教之信念遂更坚固。因此放弃用兵力以求统一之途径,且在‘依法所得之胜利乃是最上之胜利’(大磨崖法敕第十三章所刻)之信念下,致力于佛教之宣传。故其后半生有达磨(正法)阿育王(梵Dharma^s/oka )之称。
据传王于其国内建八万四千僧伽蓝,造八万四千佛塔。此皆载于岛史第六章、善见律毗婆沙卷一、杂阿含经卷二十三、阿育王传卷一等。而其法敕中则未记此事。又善见律毗婆沙卷二载,王即位十七年于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以目犍连子帝须(巴Moggaliputta-tissa )为上座,参与者有长老一千人,经九个月遂竟其功。继之派遣末阐提(巴Majjhantika )至罽宾(巴Kasmi^ra )及犍陀罗国(巴Gandha^ra ),摩诃提婆(巴Maha^deva )至摩醯娑慢陀罗国(巴Mahisakaman!d!ala ),勒弃多(巴Rakkhita )至婆那婆私国(巴Vanava^si ),昙无德(巴Yonaka-dhammarakkhita )至阿波兰多迦国(巴Aparantaka ),摩诃昙无德(巴Maha^dhammarakkhita )至摩诃勒□国(巴Maha^rat!t!ha ),摩诃勒弃多(巴Maha^rakkhita )至臾那世界国(巴Yonaka-loka ),末示摩(巴Majjhima )至雪山边国(巴Himavantapadesa ),须那迦(巴Sonaka )及郁多罗(巴Uttara )至金地国(巴Suvan!n!abhu^mi ),摩哂陀(巴Mahinda )、郁帝夜(巴Uttiya )、参婆楼(巴Sambala )、拔陀(巴Bhaddasa^la )至师子国(巴Tambapan!n!idi^pa ),从事传道工作。又岛史第七章记载,巴利论藏之迦他跋偷(巴Katha^vatthu )为当时所结集者。然王之法敕中无此记载。但大磨崖法敕第三、第五章及第十三章等,有王每五年召开司法与征税之官吏会议,为法之教敕、法之树立增长设立法大官(巴dhamma-maha^ma^ta )之记载。且其正法之传播地区远至叙利亚、埃及、马其顿(Macedonia)、塞利尼(Cyrene)。至于第三结集之传说,北方所传之阿育王传全无记载。大智度论卷二虽谓(大二五·七○上):‘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然此亦不能迳认为系结集之意。故第三结集之传说,可谓事实不详。
关于王当时所流传之经典,在加尔各达拜罗特(Calcutta-Baira^t)之小磨崖法敕刻载,有毗奈耶最胜法说(梵Vinaya -samukase )、圣种经(梵Aliya -vasa^n!i^ )、当来怖畏经(梵Ana^gata -bhaya^ni )、牟尼偈(梵Muni -ga^tha^ )、寂默行经(梵Moneya -su^te )、优波帝沙门经(梵Upatisa -pasine )、说罗侯罗经(梵La^ghulovada )等七种。此数种相当于巴利律藏中之大品、增支部经、经集、中部经等之一部分。又善见律毗婆沙卷二举出阿育王派遣赴各地之传道师在各地方所说之经为读譬喻经(巴Asivisopama-suttanta )、天使经(巴Devadu^ta-sutta )、无始经(巴Anamataggapariya^ya-katha^ )、火聚譬经(巴Aggikkhandhopama-suttantakatha^ )、摩诃那罗陀迦叶本生经(巴Maha^na^radakassapa-ja^taka )、迦罗罗摩经(巴Ka^laka^ra^ma-suttanta )、初转法轮经(巴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nta )、梵网经(巴Brahmaja^la-suttanta )等八种。岛史第八章同样举出诸传道师所说之经,有 Anamataggiya,Aggikkhandhopama-suttakatha^,Na^radakassapa-ja^takakatha^, Ka^laka^ra^ma-suttantakatha^, Dhammacakkappavattana 等五部。此等可为阿育王时代所流传之经典。
又依大磨法敕第一章至第四章,及第十一章,石柱法敕第五、第七章记载,王即位后,行二十六次特赦。此外禁杀生、行布施,在路傍植树、凿井等事。又存于佛陀诞生地之蓝毗尼园石柱上刻有:‘灌顶即位后二十年诣此地’之文。尼葛利瓦(巴 Nigliva)石柱法敕录有王参拜拘那含牟尼佛塔(巴Kona^gamana )并修补此塔之事。阿育王晚年似甚悲惨,据阿育王传卷三载,王后帝沙罗叉(梵Tassa^rakkha^ )欲与王子驹那罗(梵Kun!a^la )私通被拒,因使人挑其眼,王怒而焚杀帝沙罗叉。又王将所有财宝悉数供养尽,已再无可供养之物,最后取半个庵摩罗果(梵a^malaka )供养于鸡雀寺(梵Kurkut!a )。
关于王之出生年代,古来有各种异说,而大磨崖法敕第十三章所举希腊五王国之各王在位之共同年数是西元前二六一年,或自西元前二七二年至前二五八年之十四年间或十五年间。因此其灌顶即位被推定是在西元前二七○年左右。又关于佛陀入灭至王出生间之年数,北传之杂阿含经卷二十三、贤愚经卷三阿输迦施土品、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杂譬喻经卷上、大庄严论经卷十、大智度论卷二等所记为佛陀入灭百年,异部宗轮论载为百有余年,十八部论及部执异论载为一一六年。又岛史第六章、善见律毗婆沙卷二等记载,王即位年代是佛陀入灭后二一八年,而佛陀入灭百年左右,另有迦罗阿育王(梵Ka^la^s/oka )者在位。西藏文于阗悬记(Lih!i-yul-lun!-bstan-pa)记载,佛陀入灭后二三四年有达磨阿育王。又岛史第五章载阿育王治世年间是三十七年。[大庄严经论卷三、卷四、卷十、撰集百缘经卷十、阿育王传、阿育王经、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付法藏因缘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八、阿育王事迹、印度宗教史考、印度哲学研究卷二、卷四]
上一篇:
阿育王石柱
下一篇:
阿波罗尔多
佛教字典相关阅读
无尽
无愿三昧
无愿解脱门
无愿无愿解脱门
三智
神宫寺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王经
月霞
大乘结集
菩萨五智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法相辞典
|
茶鼓
法相辞典
|
师子卧法
法相辞典
|
神光院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原文及注音
圣号
|
阿弥陀佛圣号
圣号
|
观世音菩萨圣号
TOP10 热门佛教字典佛学推荐
热门佛教字典佛学排行榜
佛说大阿弥陀经
念佛回向文全文
僧伽吒经 卷一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关键看你的心!
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经咒不能回向只能念佛对吗?
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
放生的功德及简单仪轨
淫邪之心应该怎么样去化解?
孩子叛逆怎么办?
学佛人可以算命吗?
法相辞典佛学推荐
念死
念死
性相融会
性相融会
往生净土忏愿仪
往生净土忏愿仪
往生净土忏愿仪
往生集
往生讲
念天
念死
性易
性相二空
性相学
性相融会
性音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6489号-2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