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天天佛APP
味之素中佛网
天天佛APP下载
搜索
X
weizhisu.com
首页
大藏经
佛咒
佛号
字典
助印经书
切换导航
素食
佛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咒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佛号
祈祷
圣号
其他
佛教字典
中国百科全书
阿含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阅藏知津
历代名僧辞典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五灯会元
佛学次第统编
翻译名义集
法相辞典
俗语佛源
法门名义集
法界次第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三藏法数
丁保福佛学大字典
佛学大字典
佛藏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首页
»
佛教字典
»
阿含辞典
»
三十二相
1970-01-01丨
来源:
梵语dva^trim!s/an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su -pratis!t!hita-pa^da ),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着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cakra^n%kita -hasta-pa^da-tala )、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di^rgha^n%guli ),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a^yata-pa^da-pa^rs!n!i ),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ja^la^vanaddha-hasta-pa^da ),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mr!du -tarun!a-hasta-pa^da-tala ),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ucchan%kha-pa^da ),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相(梵ain!eya-jan%gha ),又作■如鹿王相、鹿王■相、两■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sthita^navanata -pralamba-ba^huta^ ),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着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十)阴藏相(梵kos/opagata -vasti-guhya ),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nyagrodha -pariman!d!ala ),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u^rdhvam! -ga-roma ),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 ),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suvarn!a-varn!a ),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 (十六)细薄皮相(梵su^ks!ma -suvarn!a-cchavi ),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着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saptotsada ),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cita^ntara^m!sa ),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sim!ha -pu^rva^rdha ka^ya ),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r!juga^trata^ ),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su -sam!vr!ta-skandha ),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catva^rim!s/ad -danta ),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廿三)齿齐相(梵sama -danta ),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sus/ukla -danta ),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sim!ha -hanu ),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rasa -rasa^grata^ ),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prabhu^ta -tanu-jihva ),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brahma-svara ),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廿九)真青眼相(梵a bhini^la -netra ),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go -paks!ma^ ),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us!n!i^s!a -s/iraskata^ ),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u^rn!a^ -kes/a ),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
上一篇:
三十二器
下一篇:
三十七道品
佛教字典相关阅读
无尽
无愿三昧
无愿解脱门
无愿无愿解脱门
三智
神宫寺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王经
月霞
大乘结集
菩萨五智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阿含辞典
|
三十三天
阿含辞典
|
十界一念
阿含辞典
|
二种法性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原文及注音
圣号
|
阿弥陀佛圣号
圣号
|
观世音菩萨圣号
TOP10 热门佛教字典佛学推荐
热门佛教字典佛学排行榜
佛说大阿弥陀经
念佛回向文全文
僧伽吒经 卷一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关键看你的心!
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经咒不能回向只能念佛对吗?
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
放生的功德及简单仪轨
淫邪之心应该怎么样去化解?
孩子叛逆怎么办?
学佛人可以算命吗?
阿含辞典佛学推荐
三念住
三念住
三于
三于
三明
三明
三帖和赞
三念住
三念愿力
三性
三性一际
三性业
三性对望中道
三所依
三于
三明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6489号-2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