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天天佛APP
味之素中佛网
天天佛APP下载
搜索
X
weizhisu.com
首页
大藏经
佛咒
佛号
字典
助印经书
切换导航
素食
佛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咒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佛号
祈祷
圣号
其他
佛教字典
中国百科全书
阿含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阅藏知津
历代名僧辞典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五灯会元
佛学次第统编
翻译名义集
法相辞典
俗语佛源
法门名义集
法界次第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三藏法数
丁保福佛学大字典
佛学大字典
佛藏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首页
»
佛藏
»
杂藏
»
十八部论
2024-02-28丨
来源:
十八部论
陈 真谛译
十八部论一卷
陈真谛译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别部品第十五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何根本。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世。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密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出。文殊师利。如地水火风虚空。是一切众生所住处。如是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部。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老小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毗履(此言老宿唯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后摩诃僧祇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执一语言(所执与僧祇同故言一也)。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称赞辞也)。于百岁内从出世间语言。出一部。名高拘梨部(是出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高拘梨出一部。名多闻(出律主有多闻智也)。于百岁内从多闻出一部。名只底舸(此山名出律主居处也)。于百岁内从只底舸出一部。名东山(亦律主所居处也)。于百岁内从东山出一部。名北山(亦律主居处)。此谓从摩诃僧祇部。出于七部及本僧祇。是为八部。于百岁内从体毗履部。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律主执三世有故一切所语言也)。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亦律主行处也)。于百岁内从雪山出一部。名犊子(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犊子。出一部。名法胜(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法胜出一部。名贤(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贤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贵(律主为通人所重也)。于百岁内从一切所贵出一部。名芿山(律主居处也)。于百岁内从芿山出一部。名大不可弃(律主初生母弃之井。父追寻之。虽坠不夭。故云不弃也。又名能射)。于百岁内从大不可弃出一部。名法护(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法护出一部。名迦叶比(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迦叶比出一部。名修妒路句(律主执修妒路义也)。此谓大毗履部出十一部。及体毗履成十二部。
佛说此祇夜。
摩诃僧祇部 分别出有七
体毗履十一 是谓二十部
十八及本二 悉从大乘出
无是亦无非 我说未来起
罗什法师集 正觉涅槃后
始满百余岁 于兹异论兴
正法渐衰灭 各各生异见
建立于别众 危险甚可畏
应生厌离心 今于修多罗
观察佛正教 依于真谛说
求于坚固义 犹如砂砾中
求得真金宝 我从先胜闻
如来人中日
佛灭度后百一十六年。城名巴连弗。时阿育王。王阎浮提匡于天下。尔时大僧别部异法。时有比丘。一名能。二名因缘。三名多闻。说有五处以教众生。所谓从他饶益无知。疑由观察言说得道。此是佛从始生二部。一谓摩诃僧祇。二谓他鞞罗(秦言上座部也)即此百余年中。摩诃僧祇部。更生异部。一名一说。二名出世间说。三名窟居。又于一百余年中。摩诃僧祇部中。复生异部。名施设论。又二百年中。摩诃提婆外道出家住支提山。于摩诃僧祇部中复建立三部。一名支提加。二名佛婆罗。三名郁多罗施罗。如是摩诃僧祇中分为九部。一名摩诃僧祇。二名一说。三名出世间说。四名窟居。五名多闻。六名施设。七名游迦。八名阿罗说。九名郁多罗施罗部。至三百年中。上座部中因诤论事。立为异部。一名萨婆多。亦名因论先上座部。二名雪山部。即此三百年中。于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名犊子。即此三百年中。犊子部复生异部。一名达摩郁多梨。二名跋陀罗耶尼。三名弥离。亦言三弥底。四名六城部。即此三百年中。萨婆多中更生异部。名弥沙部。弥沙部中复生异部。因师主因执连名昙无德。即此三百年中。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名优梨沙。亦名迦叶惟。于四百年中。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因大师郁多罗。名僧迦兰多。亦名修多罗论。如是上座部中。分为十二部。一名上座部。二名雪山。三名萨婆多。四名犊子。五名达摩郁多梨。六名跋陀罗耶尼。七名弥离底。八名六城部。九名弥沙塞。十名昙无德。十一名迦叶惟。十二名修多罗论部。
今当说根本及中间义。彼摩诃僧祇。一说出世间说窟居。此根本皆说。佛世尊一切出世间。无有如来是世间法。如来一切说。皆是转法轮。尽说一切事一切相一切义。说如来色无边。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念信乐生无有厌足。佛不睡眠。无问思答。无所言说。常一其心。群生无种种无数。皆从如来闻说解。如来一心知一切法。一念相应慧觉一切法。如来一切时。尽智无生智常现在前。乃至涅槃。菩萨不爱母胎。白象形降神母胎。一切菩萨从右胁生。菩萨无有爱想恚害想。为众生故愿生恶趣。成就一切烦恼众生。一切闻知观生圣谛。说有欲有离欲色无色界。具六识身。五根肉段。眼不见色。乃至身不觉触。禅定中间亦有言说。亦调伏心。亦摄受思惟。一切作法无有处所。须陀洹心数心知其自阿罗汉。有从他饶益无知有疑。由他观察言说得道。智慧方便得离生死。亦得安乐。从第八退。乃至种性法亦说有退。须陀洹退法。阿罗汉亦有退法。无世俗正见。有世俗信根。无有记法。超升离生。不一断一切结。须陀洹能作一切恶行。唯除无间罪。一切修多罗皆依了义。九种无为法。谓数灭非数灭虚空。虚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十二缘起支道支心性自净。佛为客烦恼所染。诸使非心并心法无缘。使异缠缠异使。心不相应。无有过去未来世法入。非智知非无有治。须陀洹得禅定。如是等名根本所见。中间见者。随其别观察。少有自作。少有他作。少有因缘起。一时有二心俱生。道即烦恼业。想种子即是取。诸根四大转变相续。非心心法。心满身中。皆可得如是皆摄受欲。是名中间所见也。
彼多闻根本见者。佛说五种出世间法。无常苦空无我寂灭涅槃出道。余者世俗。阿罗汉有从他饶益。有无知有疑。由他观察言说得道。诸余一切萨婆多见同也。
彼施设根本见者。若说诸阴即非业。诸不成诸行。展转施设者。无智士夫事无横死。由本业所得长养业根生一切苦。从业生福德生圣道。道不修亦不失。余一切与摩诃僧祇见同也。
彼支提罗阿婆郁多罗施罗根本见者。菩萨离恶趣。供养偷婆无大果报。阿罗汉有他饶益无知有疑。由他观察言说得道。余者一切与摩诃僧祇同见。
彼萨婆多根本见者。说一切有性二种摄一切法。谓名及色。有道共未来世。有法入知法识。明法生住灭有为相。三无为。三谛有为相。一谛无为相。四谛次第无间等。空无相无愿。超升离生。思惟欲界系超升。超升离生。十五心为向。第十六心名为住果。世间第一法一心。前三方便有退。世间第一不退。须陀洹果。是不退法。阿罗汉有退法。非一切阿罗汉得无生智。凡夫得离欲嗔恚。外道有五通。诸天亦得修梵行。于七正得觉支。非余禅摄。念处不依禅得。超升离生。得阿罗汉果。色界得阿罗汉果。而不得超升离生。无有北郁单越人得离欲。彼亦不得圣道。无想天亦不必次第得四沙门果超升离生。以世俗得斯陀含阿那含果。四念处一切法。诸使心相应一切使。是有缠而非使。缘起支是有为。说阿罗汉有缘起支。阿罗汉有功德增长。欲界色界有中阴五识身。是有欲五识身。还自相应。非思惟非心数法。心心是缘自性。自性不相应。心不相应。有世俗正见。有世俗信根。有无愿阿罗汉。无有学法。一切阿罗汉得禅。而不必现前。阿罗汉有宿业受报。有凡夫不善心。命终正受。中无命终。菩萨是凡夫有结使。未超升离生。未超凡夫地受身。众生数施设一切行磨灭无法。从此世至他世。俗数说言。有此世至他世。命未终诸行取已尽。无有法转变。有出世间禅有觉有观。无漏有善是因禅定中无言说。八圣道是法轮。非如来一切说是转法轮。佛不说一切事。非一切说如义。非一切契经是了义。有如是等无量中间见也。
彼雪山部根本见者。菩萨凡夫离无明。净佛国土。降神母胎。外道无五通。诸天不得修梵行。有阿罗汉从他饶益无知疑。由他观察言说得道。诸余一切有萨婆多见同。
彼犊子部根本见者。非即是人。亦非离阴界。入和合施设故。一切阴刹那不住。离人无有法。从此世至他世。当说人至彼。外道有五通。五识身非有欲。亦非离欲。欲界系结使修道断得离欲。非见谛断。忍名相世间第一法超升离生。十二心起名向。第十三心名为住果。与见者多梨罗耶尼三弥底六城有。诸有别说偈。分别得说。而复堕。堕已深贪著。从业而得业。
彼弥沙塞部根本见者。无过去未来世。唯有现在及无为。于四真谛一无间等。见苦即名见。谛苦者即名见真谛。诸使非心心。诸非有缘。使异缠缠亦异使。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凡夫不欲嗔恚。外道无五通。诸天不得修梵行。无中阴。阿罗汉无有功德增益。五识身有欲亦离欲。六识身觉观相应。无有世俗正见。无世俗信根。无有出世间禅。无觉出世间法。无有善为因。须陀洹有退法。阿罗汉亦有退法。道支是念处摄。有九无为事。谓数灭非数灭虚空善法也。不善法如无记法。如道缘起。如从胎乃至死。诸根四大转变自灭。心心数法亦转变自灭。佛僧中可得施僧。得大果报非佛。佛与声闻同。一道一解脱一切行刹那。无有法从此世至他世。如是等根本见同。此等诸中间见者。有过去未来世。有中阴法入知法识法思业。无有身业口业觉观心相应。太地住劫。供养偷婆少果报法现在前。名使阴界入现在前。已法种子能生诸苦。谓无明渴爱见业。是名中间见法也。
彼昙无德根本见者。佛非僧中可得施。佛得大果报非僧。佛道异声闻道。外道无有五通。罗汉身是无漏余。一切与摩诃僧祇部同见也。
彼迦叶惟部根本见者。有断法断知。无有不断法而断知。业熟而受报。不熟不受报。有过去因果。无有未来因果。有一切法刹那。有觉法有报。余一切与昙无德部同见。
彼相续部根本见者。阴从此世至他世。非离圣道得灭阴。阴有约根本。有第一人。余一切与萨婆多部见同。是略说一切部见。
十八部论一卷
按此论者宋藏中错重写。彼部异执论。名为十八部论故今取此国本为正。开元录云右十八部论群录并云。梁代三藏真谛所译。今详真谛三藏已译十八部论。不合更译部异执论。其十八部论初首引文殊问经分别部品。后次云罗什法师集后方是论。若是罗什所翻。秦时未有文殊问经。不合引之置于初也。或可准别录中文殊问经编为失译。秦时引证此亦无疑。若是真谛再译。论中子注不合有秦言之字。详其文理多是秦时罗什译出。诸录脱编致有疑焉。其真谛十八部疏。即部异执疏是虽有斯理未敢指南。后诸博闻请求实录。
上一篇: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下一篇:
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
佛藏相关阅读
金刚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东林十八高贤传
修西闻见录
第2部分-净土圣贤录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原文及注音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3部分一切经音义
文殊八字大威德咒功德及好处
佛藏最新文章
杂藏
|
第2部分一切经音义
杂藏
|
第1部分一切经音义
杂藏
|
第9部分一切经音义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原文及注音
圣号
|
阿弥陀佛圣号
圣号
|
观世音菩萨圣号
TOP10 热门佛藏佛学推荐
热门佛藏佛学排行榜
佛说大阿弥陀经
念佛回向文全文
僧伽吒经 卷一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关键看你的心!
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经咒不能回向只能念佛对吗?
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
放生的功德及简单仪轨
淫邪之心应该怎么样去化解?
孩子叛逆怎么办?
学佛人可以算命吗?
杂藏佛学推荐
第3部分一切经音义
毗沙门王(此云多闻即北方天王也)。 乾闼婆(新云健挞缚此曰寻香即音乐神也)。 迦娄罗(新经云揭路荼此云妙翅鸟也)。 紧那罗(或云真陀罗此云歌神其声美妙正法花云和音天子是也亦云疑神也以头上有角亦名
第5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四卷 压油(音鸭考声压犹镇也说文从土厌声厌从厂从[(甘/肉)*犬][(甘/肉)*犬]从[甘/肉]从肰肰音然也经作厌俗字也)。 佛说明度经上卷 慧琳 有黠(下闲轧反考声黠利也方言云慧也说文
第4部分一切经音义
[麥*酋]饭(昌沼反字林熬米麦也说文从麦酋就由反声经文作麨俗字也)。 汲灌(上纪立反说文汲引水也从水反声下宫换反晏婴云灌沃也说文从水雚音桓声也)。 灌洗佛形像经 慧琳撰 脔肉(力转反字林云
第9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1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2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8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3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7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6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3部分佛祖统纪
第5部分一切经音义
第4部分一切经音义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6489号-2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