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天天佛APP
味之素中佛网
天天佛APP下载
搜索
X
weizhisu.com
首页
大藏经
佛咒
佛号
字典
助印经书
切换导航
素食
佛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咒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佛号
祈祷
圣号
其他
佛教字典
中国百科全书
阿含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阅藏知津
历代名僧辞典
南传佛教英文辞典
五灯会元
佛学次第统编
翻译名义集
法相辞典
俗语佛源
法门名义集
法界次第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三藏法数
丁保福佛学大字典
佛学大字典
佛藏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首页
»
佛藏
»
续藏经
»
金刚经鸠异
2024-02-29丨
来源:
续藏经 金刚经鸠异
唐 段成式撰
金刚经鸠异
序 张齐丘 虞候王某 孙咸 僧智灯 王从贵妹 左营伍伯 陈昭 僧惟恭 董进朝 王沔 僧会宗 僧法正 沙弥道荫 王忠干 何轸妻 王殷 赵安 王翰 高涉 丰州烽子 王孝廉
金刚经鸠异
唐太常少卿 临淄段成式 柯古撰
序
贞元十七年。先君自荆(一作蕲)入蜀。应韦南康辟命。(南康王韦皐)洎韦之暮年。为贼闢谗构。遂摄尉灵池县。韦寻薨。贼闢知留后。先君旧与闢不合。闻之连夜。离县至城东门。闢寻有帖。不令诸县官离县。其夕阴风及返出郭二里。见火两炬夹道。百步为导。初意县吏迎候。且恠其不前。高下远近不差。欲及县郭方灭。及问县吏。尚未知府帖也。时先君念金刚经。已五六年数。无虗日。信乎至诚必感。有感必应。向之导火。乃经所着迹也。后闢逆节渐露。诏以袁公滋。为节度使。成式再从。叔少从军。知左营事。惧及祸。与监军定计。以蜡丸帛书通谋于袁。事旋发。悉为鱼肉贼。谓先君知其谋。于时先君念经。夜久不觉。因寐门户悉闭。忽觉闻开户而入。言不畏者再三。若物投案爆然有声。惊起之际。音犹在耳。顾视左右。吏僕皆睡。俾烛桦四索。初无所见。向之门扄。已开闢矣。先君受持此经。十余万遍。徵应事孔着。成式近观。晋宋已来。时人咸着传记。彰明其事。又先命受持讲解。有唐已来。金刚经灵验记三卷。成式当奉先命受持讲解。太和二年。于扬州僧栖简处。听平消御注一遍。六年。于荆州僧靖奢处。听大云疏一遍。开成元年。于上都怀楚法师处。听青龙疏一遍。复日念书写。犹希传照罔极。尽形流通。摭拾遗逸。以备阙佛事。号金刚经鸠异。
张齐丘
张镒相公先君齐丘。酷信释氏。每旦。更新衣执经。于像前念金刚经。十五遍。积数十年不懈。永泰初为朔方节度使。衙内有小将。负罪惧事露。乃扇动军人数百。定谋反叛。齐丘因衙退。于小厅闲行。忽有兵数十。露刃走入。齐丘左右唯奴僕。遽奔宅门。过小厅数步。迴顾又无人。疑是鬼物。将及门。其妻女奴婢。复呌呼出门云。有两甲士。身出厅屋上。时衙队军徤闻变持兵乱入。至小厅前。见十余人。仡然庭中垂手张口。投兵于地。众遂擒缚。五六人瘖不能言。余者具首云。欲上厅忽见二甲士。长数丈。瞋目叱之。初如中恶。齐丘闻之。因断酒肉。张凤翔即予门吏。卢迈亲姨夫迈语予云。
虞候王某
刘逸淮在汴时。韩弘为右厢。虞候王某为左厢。虞候与弘相善。或谓二人取军情。将不利于刘。刘大怒。俱召诘之。弘即刘之甥。因控地碎首大言。刘意稍解。王某年老。股战不能自辩。刘叱令拉。坐杖三十。时新造赤棒。头径数寸。固以筋漆拉之。不什数五六当死矣。韩意其必死。及昏造其家。恠无哭声。又谓其惧不敢哭。访其门卒。即云。大使无恙。弘素与熟遂至卧内。问之。王云。我读金刚经四十年矣。今方得力。言初被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因袒示韩。都无挞痕。韩旧不好释氏。由此始与僧往来。日自写十纸。乃积计数百轴矣。后在中书。盛暑有谏官。因事谒见。韩方洽汗写经。恠问之。韩乃具道王某事。予职在集仙常侍。柳公为予说。
孙咸
梁崇义在襄州。未阻兵时。有小将孙咸。暴卒。信宿却苏。梦至一处。如王者所居。仪卫甚严。有吏引与一僧对事。僧法号怀秀。亡已经年。在生极犯戒。及入冥无善可录。乃绐云。我常嘱孙咸。写法华经。故咸被追对。咸初不省僧故。执之经时不决。忽见沙门。曰地藏尊者语云。弟子若招承亦自获祐。咸乃依言因得无事。又说对勘时。见一戎王卫者数百。自外来。冥王降阶。齐级升殿坐。未久乃大风捲去。又见一人被拷覆罪福。此人常持金刚经。又好食肉。左边有经数千轴。右边积肉成山。以肉多将入重论。俄经堆中。有火一星飞向肉山。顷刻销尽。此人遂履空而去。咸问地藏。向来外国王。风吹何处。地藏云。彼王当入无间。向来风即业风也。因引咸看地狱。及门烟焰扇赫。声若风雷。惧不敢视。临回镬汤。跳沫滴落左股。痛入心髓。地藏乃令一吏送归。不许漏洩冥事。及迴如梦。妻儿环泣。已一日矣。遂破家写经。因请出家。梦中所滴处成疮。终身不差。
僧智灯
贞元中。荆州天崇寺僧智灯。常持金刚经。遇疾死。弟子启手足犹热。不即入木经七日。却活云。初见冥中若王者。以念经故。合掌降阶。因问讯言。更容上人十年在世勉出生死。又问。人间众僧。中后食薏苡仁及药食。此大违本教。灯报云。律中有开遮条如何。云此后人加之非佛意也。今荆州僧众。中后无饮药者。
王从贵妹
公安潺陵林百姓。王从贵妹未嫁。常持金刚经。贞元中。忽暴疾卒。埋已三日。其家复(广记作覆)墓闻冢中呻吟。遂发视之。果有气舆归。数日能言。云。初至冥间。冥吏以持经功德放还。王从贵能治木。常于公安灵化寺起造其寺。禅师曙中常见从贵说。
左营伍伯
韦南康镇蜀时。有左营伍伯。于西山行营。与同火卒学念金刚经。性顽初一日谗得题目。其夜堡外拾薪。为蕃骑縳去。行百余里乃止。天未明。遂踣之于地。以髮繫橛。覆以駞罽。寝其上。此人惟念经题。忽见金一鋋放光止于前。试举首动身。所缚悉脱。遂潜起逐金铤走。计行未得十余里。迟明不觉已至家。家在府东市。妻儿初疑其鬼。具陈来由。到家五六日。行营将方申其逃。初韦不信。以逃日与至家日不差。始免之。
陈昭
元和初。汉州孔目典陈昭。因患病见一人着黄衣。至牀前云。赵判官唤尔。昭问所因。云至自冥间。刘闢与窦悬对事。要君为证。昭即留坐逡巡。又有一人。手持一物如毬。胞前吏恠其迟。答之曰。缘此候屠行开。因笑谓昭曰。君勿惧。取生人气。须得猪胞君可面东侧卧。昭依其言。不觉已随二吏行路甚平。可十余里。至一城。大如府城。甲士守门焉。及入见一人怒容可骇即赵判官也。语云刘闢收东川。窦悬捕牛四十七头。送梓州称准闢判杀闢。又云。先无牒君为孔目典。合知事实。未及对。隔壁闻窦悬呼。陈昭好在。及问兄弟妻子存亡。昭即欲参见。冥吏云。窦使君形容极恶。不欲相见。昭乃具说杀牛实。奉刘尚书委曲非牒也。纸是麻。面见在汉州某司房架。即令吏领。昭至汉州取之。门舘扄锁。乃于节窍中出入。委曲至闢乃无言。赵语昭尔自有一过知否。窦悬所杀牛。尔取一牛头。昭未及对。赵曰此不同人间。不可抵假。须臾见一卒挈牛头而至。昭即恐惧求救。赵令检格合决。一百考五十日因谓昭曰。尔有何功德。昭即自陈。设若干人斋畵某像。赵云。此来生缘尔。昭又言。曾于表兄家转金刚经。赵曰。可合掌请。昭依言。有顷见黄襥箱经自天而下住昭前。昭取视。即表兄所借本也。有烧处尚在。又令合掌。其经即灭。赵曰。此足以免。便放回复令昭往一司。曰生禄检其修短。吏报云。昭本名钊是金傍刀至某年改为昭。更得十八年。昭闻惆怅。赵笑曰。十八年大得作乐事。何不悦乎。乃令吏送昭。至半道见一马当路。吏云。此尔本属可乘。此即骑乃活。死已一日半矣。
僧惟恭
荆州法性寺僧惟恭。三十余年念金刚经。日五十遍。不拘僧仪。好酒多是非。为众僧所恶。后遇疾且死。同寺有僧灵岿。其迹类惟恭。为一寺二害。因他故出。去寺一里。逢五六人年少甚都衣服鲜洁。各执乐器。如龟兹部。问灵岿。惟恭上人何在。灵岿即语其处。疑其寺中有供也。及晚回入寺。闻钟声。惟恭已死。因说向来所见。其日合寺。闻丝竹声。竟无乐人入寺。当时名僧云。惟恭葢承经之力。生不动国。亦以其迹勉灵岿也。灵岿感悟。折节缁门。
董进朝
董进朝。元和中入军。初在军时。宿直城东楼上。一夕月明。忽见四人着黄。从东来聚立城下。说己姓名。状若追捕。因相语曰。董进朝常持金刚经。以一分功德。祝庇冥司。我辈久蒙其惠。如何杀之。须枉命相代。若此人他去。我等无所赖矣。其一人云。董进朝对门有一人。同姓同年寿限相埒。可以代矣。因忽不见。进朝惊异之。及明己闻对门复魂声。问其故。死者父母云。子昨宵暴卒。进朝感泣。说之因为殡塟。供养其父母焉。后出家法号慧通。住兴元唐安寺(初陆其志于此有疑后识者云寿限相埒则非枉命其疑乃释)。
王沔
元和中。严司空绶在江陵时。涔阳镇将王沔。常持金刚经。因使归州勘事。回至咤滩船破。五人同溺。沔初入水。若有人授竹。一竿随波出没。至下牢镇。着岸不死。视手中物。乃授持金刚经也。咤滩至下牢。三百余里。
僧会宗
长庆初。荆州公安僧会宗。姓蔡。常中蛊得病骨立。乃发愿念金刚经。以待尽至五十遍。昼梦有人令开口。喉中引出髮十余茎。夜又梦吐大螾长一肘。余因此遂愈。荆山僧行坚。见其事。
僧法正
江陵开元寺。般若院僧法正。日持金刚经三七遍。长庆初。得病卒。至冥司见若王者。问师生平作何功德。答曰。常念金刚经。乃揖上殿令登绣坐。念经七遍。侍卫悉合掌。阶下拷掠论对。皆停息而听。念毕。后遣一吏引还。王下阶送云。上人更得三十年在人间。勿废读诵。因随吏行数十里。至一大坑。吏因临坑自后推之。若陨空焉。死已七日。唯面不冷。法正今尚在。年八十余。荆州僧常靖。亲见其事。
沙弥道荫
石首县有沙弥道荫。常持念金刚经。宝曆初。(广记云长庆)因他出夜归。中路忽遇虎。吼掷而前。沙弥知不免。乃闭目而坐。但默念经。心期救护。虎遂伏草守之及曙村人来往。虎乃去。视其蹲处。涎流于地。
王忠干
元和三年。贼李同捷阻兵沧。景帝命刘祐统齐德军讨之。初围德州城。城坚不拔。翌日又攻之。自卯至未。十伤八九。竟不能拔。时有齐州衙内八将官徤儿王忠干。博野人。常念金刚经。积二十余年。日数不阙。其日忠干上飞梯。将及堞身。中箭如猬。为櫑木击落。同火卒曳出。羊马城外置之。水濠裏岸。祐以暮夜命抽军其时城下矢落如雨。同火人匇忙。忘取忠干尸。忠干既死。如梦至荒野。遇大河欲渡无因。仰天大哭。忽闻人语声。忠干见一人长丈余。疑其神人。因求指营路。其人云。尔莫怕我。令尔得渡此河。忠干拜之。头低未举。神人把腰掷之空中。久方着地。忽如梦觉。闻贼城上交二更。初不记过水。亦不知疮。擡手扪面。血涂眉睫。方知伤损。乃举身强行。百余步却倒。复见向人持刀叱曰。起起忠干。惊惧遂走一里余。坐歇方闻本军喝号声。遂及本营。访同火卒。方知身死在水濠裏。即梦中所过河也。忠干见在齐德军。
何轸妻
何轸。鬻贩为业。妻刘氏少断酒肉。常持金刚经。先焚香像前。愿年止四十五。临终心不乱。先知死日。至太和四年冬。四十五矣。悉捨资装供僧。欲入岁遍别亲故。何轸以为病魅。不信。至岁除日。请僧授戒。入关沐浴易衣。独处一室趺坐。高声念经。及辨色悄然。儿女排室入看之。已卒。顶热灼手。轸以僧礼塟。塔在荆州北郭。
王殷
蜀左营卒王殷。常读金刚经。不茹荤饮酒。为赏设库子。前后为人误。累合死者数四。皆非意得免。至太和四年。郭钊司空镇蜀。郭性严急。小不如意皆死。王殷因呈绵缬。郭嫌其恶弱。令袒背将毙之。郭有番狗。随郭卧起。非使宅人。逢之辄噬。忽吠数声。立抱王殷背。駈逐不去。郭异之。怒遂解。
赵安
郭司空离蜀之年。有百姓赵安。常念金刚经。因行野外。见衣一朴遗墓侧。安以无主。遂持还。至家言于妻子。隣人即告官赵盗物。捕送。县贼曹怒其不承认。以大关挟胫折三段。后令杖脊。杖下辄折。吏意其有他术问之唯念金刚经。及申郭。郭亦异之。判放。及归其妻云。某日闻君经函中震裂数声。惧不敢发。安乃驰视之。带断轴折。纸尽破裂。安今见在。
王翰
太和五年。汉州什邡县百姓王翰。常在市。日逐小利。忽暴卒。经三日。却活云。冥中有十六人。同被追。十五人散配他处。翰独至一司。见一青衫少年。称是己姪。为冥官厅子。遂引见推典。又云。是己兄貌。皆不相类。其兄语云。有冤牛一头诉尔。烧畲枉烧杀之尔。又曾卖竹与杀狗人作箜篌。杀狗两头。狗亦诉尔。尔今名未係死籍。犹可以免。为作何功德。翰欲为设斋及写法华经金光明经。皆曰不可。乃请曰。持金刚经日七遍与之。其兄喜曰足矣。及活遂捨业出家。今在什邡县。
高涉
太和七年冬。给事中李公石。为太原行军司马。孔目官高涉因宿使院。至鼕鼕鼓起时。诣隣房。忽遇一人长六尺余。呼曰。行军唤尔。涉遂行。行梢迟。其人自后拓之。不觉向北约行数十里。至野外渐入一谷底。后上一山。至顶四望。邑屋尽眼下至。一曹司所追者呼云。追高涉。到其中。人多衣朱绿。当案者。似崔行信郎中判云。付司对。复引出至一处。数百人露坐与猪羊杂处。领至一人前。乃涉妹婿杜则也。逆谓涉曰。君初得书乎时。作新人局。遣某买羊四口记得否。今被相债。备甞苦毒。涉遽云。尔时祇使市肉非羊也。则遂无言。因见羊人立齧则逡巡。被领他去。倐忽又见一处。露架方梁。梁上钉大铁环。有数百人。皆持刀以绳。繫人头。牵入环中。刳剔之。涉惧走出。但念金刚经。倏忽逢旧相识杨演云。李说尚书时。杖杀贼李英道。为劫贼事已。于诸处受生三十年。今却诉前事。君常记得否。涉辞以年幼不省。又遇旧典段怡先与涉为义兄弟。逢涉云。先念金刚经莫废忘否。向来所见。未是极苦处。勉树善业。今得还。乃经之力。因送至家。如梦。死已经宿。向所拓处。数日青肿。
丰州烽子
永泰初。丰州烽子。暮出为党项缚。入西蕃易马。蕃将令穴肩骨。贯以皮索。以马数百蹄配之。经半岁。马息一倍蕃。将赏以羊革数百。因转近牙帐赞普子爱其了事。遂令执纛左右有剩肉余酪与之。又居半年。因与酪肉悲泣不食。赞普问之云。有老母。频夜梦见赞普颇仁。闻之怅然。夜召帐中语云。蕃法严无放还。例我与尔马有力者两匹。于某道纵尔归无言我也。烽子得马极骋俱乏死。遂昼潜夜走。数日后。为刺伤足倒碛中。忽有风吹物。窸窣过其前。因揽之褁足。有顷不复痛。试起步走如故。经信宿方。及丰州界。归家母尚存。悲喜曰。自失尔。我唯念金刚经。寝食不废。以祈见尔。今果其誓因。取经拜之。缝断亡数幅。不知其由。子因道碛中伤足事。毋令解足视之。所褁疮物。乃数幅经也。其疮亦愈。
王孝廉
大曆中。太原偷马贼诬一王孝廉同情。拷掠旬日。苦极强服。推吏疑其冤。未即具狱。其人惟念金刚经。其声哀切。昼夜不息。忽一日有竹。两节坠狱中。转至于(广记作止其)前。他囚争取之。狱卒意藏刃。破视内。有字两行。云法尚应捨何况非法。书蹟甚工。贼首悲悔。具承以匿嫌诬之(广记作旧嫌)。
金刚经鸠异(终)
上一篇: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
下一篇:
金刚经灵验传
佛藏相关阅读
金刚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东林十八高贤传
修西闻见录
第2部分-净土圣贤录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原文及注音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3部分一切经音义
文殊八字大威德咒功德及好处
佛藏最新文章
续藏经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续藏经
|
金刚经
续藏经
|
修西闻见录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原文及注音
圣号
|
阿弥陀佛圣号
圣号
|
观世音菩萨圣号
TOP10 热门佛藏佛学推荐
热门佛藏佛学排行榜
佛说大阿弥陀经
念佛回向文全文
僧伽吒经 卷一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关键看你的心!
念什么回向功德最大?经咒不能回向只能念佛对吗?
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
放生的功德及简单仪轨
淫邪之心应该怎么样去化解?
孩子叛逆怎么办?
学佛人可以算命吗?
续藏经佛学推荐
修西闻见录
续藏经 修西闻见录 清 咫观辑 修西闻见录目次卷一 比丘 自序述定意老宿事 (武林)汪善庆 书定意老宿事后 (如皋)蒋元亮 天甯普能嵩
善女人传
续藏经 善女人传 清 彭际清述 题善女人传偈 菩萨戒优婆塞 彭际清 述 我观诸世闲 常自寂灭相 云何幻化中 乃生男女根 譬如太虗空 捏目
金刚经
○法会因山分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金刚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东林十八高贤传
修西闻见录
第2部分-净土圣贤录
第1部分-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续编
新修往生传
西舫汇征
诸上善人咏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6489号-2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