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佛教壁画
1970-01-01丨 来源:
古印度多以壁画庄严佛堂,亦有招画工于门侧、讲堂、食堂、浴室等作诸彩画,内容多与佛教有关,如描绘神通变、五趣生死轮、本生故事、地狱变等。现从北印度古代佛教寺院残存之雕像、建筑物、遗址中,发现部分壁画之薄彩痕迹,可依毗奈耶杂事卷一、卷十七、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三、洛阳伽蓝记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一、卷二等之记载推定之。如位于孟买东方之阿旃多,当地溪谷所设之石窟寺院,其内部即有壁画。至于较古老之壁画,大部分于西元四至十一世纪间完成,木造寺院多于壁上涂白泥,直接彩画;石窟之画稍异,乃于侧壁、天花板、梁柱等处薄施漆灰而描绘者,历经千年,其色彩依然鲜丽,然剥落部分亦多。

 我国壁画,最早可考者为汉代,其时佛教传入,塑像及壁画随之茁壮蓬勃。大致南方以寺庙壁画发展为主,北方则多石窟造像。著名之佛教艺术胜地,除敦煌千佛洞因山壁无法凿刻而为泥塑及壁画外,北方之云冈、龙门、麦积山、天龙山、巩县石窟寺皆先后开凿。南方佛画之先导,如晋代戴逵、戴颙父子增损塑像,使其具有我国艺术之比例尺度,达到光颜圆满之境界。顾恺之画维摩诘像,光照一室,成为千古楷模。现我国内地所存之古壁画已不多,唯甘肃敦煌之南、鸣沙山莫高窟遗存不少六朝以后之壁画。

 我国人物衣纹之‘骨法’,南北朝时有‘张家样’、‘曹家样’,唐代有‘吴家样’、‘周家样’之说法,说明了人物画于佛画表现中各种类型之演变。梁朝张僧繇笔迹周密完美,晕染成‘没骨法’,即是受佛画影响而发展成者,初唐之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即承袭此类衣纹之染法。印度在四世纪初建立笈多王朝,雕刻人像,衣服紧贴全身而显露曲线,北齐之曹仲达乃仿照其型式而创出新风格,后人称为‘曹衣出水’。唐代开元年间,出现百代画圣吴道子,由于笔法强劲,气势壮阔,以笔奋扫,衣裾飞舞飘动,世人美称为‘吴带当风’。

 艺术之发展,以经济为基础,以社会之喜憎为对象,寺院中常举行‘俗讲’、‘道场’,吸引无数群众。以佛经为内容之经变、曼陀罗、尊像、顶相等,皆为壁画之题材,寺庙成为绘画之竞技场。洛阳敬爱寺、成都大圣慈寺、镇江甘露寺皆为名家壁画荟萃之所。以成都大圣寺为例,九十六个院落,壁画有八千五百二十四间,佛、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数以万计。其中包括卢楞伽、张南本、孙知微等之作品。此已是会昌法难以后之残况,最盛时之状况可想而知。

 五代十国时,寺庙壁画未衰,从五代迄宋,壁画受绘画发展之影响,佛教之内容渐形衰退。如唐宋二代均奉道教,释道之画并行于世。而殿庭壁室花卉走兽,四时风景之普遍,多少使壁画内容发生变动。辽、金、元寺观壁画尚保存者,有大同华严寺、稷山青龙寺、兴化寺、洪赵广胜寺、水神庙、芮城永乐寺等。明清以降,士大夫作品见于寺壁者如凤毛麟角,匠人绘画一则投世俗之所好,二则沿用民间传说,除释迦、观音、罗汉、药王外,另有关羽、张飞、西游记、封神榜、施公案等小说中之故事角色之塑画。台湾各处庙宇大都代表此种以民俗为主之风格,不易再看到早年整壁之经变,或整堵神佛画像慑人心魄、气象万千之景象。

 日本早于白凤时代即有壁画之作。其特有之‘障壁画’系于隔扇、拉窗、屏风(皆作为隔间之用)上所描之绘画总称。[J. Burgess: The CaveTemples of India, 1880; J. Griffiths: The Paintings of the Buddhist Cave Temples of Ajanta, 2vols., 1896~1900; R.S. Wauchope:Buddhist Cave Temples of India; L. Warner : Buddhist Wall-Paintings, 1932; E. Chavannes:Mission Arche/ologique dans laChine Septentrionale, Tome 5,1909~1915]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教字典佛学推荐

佛学大字典佛学推荐

神宫寺

月霞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远、法色光俗、裁制应法、方量幢相、单复有据、缝制裁成、补浣诚教、加法行护等十篇。 本书论法服之材质,于绢、布二种中,以布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规矩。盖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杀生,若以蚕丝作法服,则有违拔济之心,故属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应法记一卷。[道宣律师感通录]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