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法句经
1970-01-01丨 来源:
巴利名Dhamma-pada 。意谓‘真理之语言’。凡二卷,三十九品七五二颂(今计有七五八颂)。印度法救撰集,三国吴之维只难等译(一说本经系于二二四年,由支谦、竺将焰等译,而非维只难等所译)。系收集诸经中佛之自说偈编集而成。又作法句集经、法句集、法句录、昙钵经、昙钵偈。属巴利语系。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此经之原本有一千颂、九百颂、七百颂、五百颂等数种,吴大帝黄武三年(224),维只难赍来二十六品五百颂,后又增十三品,合为三十九品七五二颂。

 本经现存之异本有四,即:巴利本法句经 (Dhamma-pada)、梵本优陀那品 (Uda^na-varga,又作邬陀南品)、西藏译为 Ched-du brjod-pah!i tshoms、宋代天息灾译之法集要颂经四卷(属梵语系,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其中巴利本总计二十六品四二三颂(一颂重复),系世尊随缘应机,为僧俗诸弟子所说之法语,于第一次结集时合诵而流传者。收于南方上座部之经藏(小部)中,与维只难赍来之二十六品五百颂经本颇为相似。

 关于梵文书写之法句经,依俱舍论光记卷一载,法救所集之邬陀南,印度现有梵本流行。西元一八九二年,窟咧那(F. Grenard)于新疆和阗地方发现梵本断简,系以佉卢虱吒文字书写于桦树皮上,经法国学者斯纳尔(E/. Senart)等研究之后,判定其书写年代可能在西元第二世纪以前,堪称现存最古之佛典古写本。后于库车、敦煌等地亦陆续有梵本断简之发现。此等梵本断简,经洽库拉瓦替(N.P. Chakravarti)集成,题为 LU/da^navarga Sanskrit,一九三○年刊行前二十一品。西藏译与法集要颂经相同,均有三十三品,与巴利文相较,颇多异同,其偈颂相同者仅得二百数十偈。

 此外,西晋法炬、法立共译法句譬喻经四卷(属巴利语系,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又称作法喻经、法句喻经、法句本末经,亦分三十九品。每品之譬喻故事必列举本经中之若干法句偈颂,以解说其因缘,总计有六十八种譬喻。又佛音(巴Buddha-ghosa )所作巴利文法句经注(Dhammapadat!t!hakatha^),解释巴利文法句经四二二颂之字义,并说其因缘,总计有二九九种譬喻。收于西藏丹珠尔(藏Bstan-h!gyur )阿毗达磨部(藏Mn%on-pa )中之优陀那品注解(藏Ched-du-brjod-pah!i tshoms-kyirnam-parh!grel-pa )及汉译出曜经三十卷(属梵语系,收于大正藏第四册),皆为解说优陀那品之因缘者。

 本书对现实人生体验深刻,充满敏锐之洞察力,为最佳之佛教入门书。西元一八五五年,丹麦学者华悟贝尔(V. Fausbo%ll)出版巴利原文,并附拉丁译本,是为佛教介绍至西洋之始,其后译为英、法、德诸国语文。又有洛克希罗(W. Rockhill)英译西藏文优陀那品,德国佛教学学者贝克(Herman Beckh)刊行西藏原文,英国佛教学学者比尔(S. Beal)英译法句譬喻经。日本则于大正四年(1915)由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研究室刊行巴利语、汉文对照法句经。此外,近代尚有二种白话汉译本,即:(一)了参法师所译之‘法句经’,(二)净海法师所译之‘真理的语言’,均系译自南传法句经。[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七、梁高僧传卷一维只难传、开元释教录卷二、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卷十、B.C. Law: A Historyof Pa^li Literature; E. Senart:Le manuscrit kharos!t!hi^ du Dhammapada(Journal asiatique, 1898); H. Lu|ders: Bemerkungen zu dem Kharos!t!hi^-Manuskriptdes Dhammapada; O. Franke:Zum Manuskript Dutreme de Rhins(Zeitsch. Morgenl.Gesell; LX. 3. 1906)]
上一篇: 法印 下一篇:法王家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教字典佛学推荐

佛学大字典佛学推荐

神宫寺

月霞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远、法色光俗、裁制应法、方量幢相、单复有据、缝制裁成、补浣诚教、加法行护等十篇。 本书论法服之材质,于绢、布二种中,以布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规矩。盖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杀生,若以蚕丝作法服,则有违拔济之心,故属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应法记一卷。[道宣律师感通录]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