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动物
1970-01-01丨 来源:
佛教经典、故事集中,常以动物表现。其理由有三:(一)业(梵karma )与轮回(梵sam!sa^ra )思想之影响。(二)精灵崇拜(animism,animatism)之倾向。(三) 譬喻、拟人化表现之发达。经典中尤以本生谭(梵Ja^taka )文学为然,每以当时流传之动物譬喻,讲说佛陀前生之功德,此为教化众生最具效果之方法。

 经典中,以动物为主角之寓言,占有重要之地位,如一角仙人故事、六牙白象本生、月中兔本生等,皆为脍炙人口之动物譬喻故事。此外,猿、猪、龟、鹿、象等动物,于本生谭文学中皆深具人性。佛典中以动物为角色者不少,如本生鬘(梵Ja^takama^la^ )、所行藏(巴Cariya^-pit!aka )、生经、六度集经、佛本行集经、百喻经、出曜经、撰集百缘经、杂宝藏经、菩萨本行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生鬘论,及经律异相等。另有以亲切可爱之动物为题材之譬喻教训,如盲龟浮木(喻于此世间获得人身,由听闻佛法而获欢喜,诚属难能可贵)、麟角喻独觉(喻独自修行而获觉悟)、黑白二鼠(又作二鼠啮藤,喻人类肉体之无常与烦恼之无尽)、师子身中虫(喻处于佛门中却破坏佛法者)、虾蟆禅(喻独善其身,自得利益之觉悟)、野狐禅(喻虚伪之觉悟者)、人雄师子(佛陀之异名)等。

 轮回转生思想中之畜生道为三恶道之一,住于因无知而彼此杀害苦多乐少之世界,此即罪业深重者所转生之处。于六趣说中,另加声闻、缘觉等四圣,而有十界之说。然虽堕为畜生,仍有主张可成佛者,此即‘十界互具说’。大乘佛教特别重视有关动物之佛性及成佛等问题,故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五性各别说’等各种议论产生,如著名的‘狗子佛性’之公案。佛陀的传记中,爱护动物之故事极多,如舍身饲虎、月中兔本生等。不杀生戒为佛教徒所必遵守之最重戒,犯不食肉戒,则断却大慈佛性之种子。佛陀曾禁止无意义之马祠祭(梵As/vamedha )。阿育王之碑文中,有关保护动物之记载共有九处,可知阿育王系以佛法之精神为善政之基础。我国与日本举行放生会,即为一种爱护动物的精神之仪式化。

 伴着万物有魂之信仰,于印度神话中,亦常可见到动物崇拜。例如以庚申之猿、马头之马、荼吉尼(梵D!a^kini^ ,又作稻荷)之狐、金毗罗(梵Kumbhi^ra )、象头人身神(Genes/a)之象,以及龙、蛇等为崇拜之对象,至今于印度尚有视牛为神圣者之风习,鹿野苑(梵Mr!gada^va )之阿育王石柱柱头之狮子或牛,印度独立以后用以象征国家。
上一篇: 参榜 下一篇:勘破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教字典佛学推荐

佛学大字典佛学推荐

神宫寺

月霞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远、法色光俗、裁制应法、方量幢相、单复有据、缝制裁成、补浣诚教、加法行护等十篇。 本书论法服之材质,于绢、布二种中,以布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规矩。盖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杀生,若以蚕丝作法服,则有违拔济之心,故属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应法记一卷。[道宣律师感通录]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