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慧忠
1970-01-01丨 来源:
(一)(682~769)唐代牛头宗僧。润州(江苏)上元人,俗姓王。二十三岁时,受业于庄严寺,随侍金陵牛头山六世智威之左右,并嗣其法。后辞智威,行脚诸方,后居止延祚寺。平素生活,仅一 一衲,朴实谨严。曾应请住庄严旧寺,一时四方学侣云集会下,嗣法者多达三、四十人。大历四年六月示寂,世寿八十七。又释门正统卷八将同时代之南阳慧忠禅师与师之记载混同一人。[宋高僧传卷十九、景德传灯录卷四、五灯会元卷二]

 (二)(?~775)唐代僧。浙江诸暨人,俗姓冉。自幼学佛,初习戒律,长通经论。闻六祖慧能大师之名,即踰岭叩谒,获其心印。既而游诸名山,经五岭、罗浮、四明、天目,而入南阳白崖山党子谷(白草谷),静坐长养,四十余年足不出山,而学者就之,恒逾百千。开元年中,玄宗钦其道誉,迎赴京师,敕住龙兴寺。未久逢安史之乱,师乃遁归。肃宗上元二年(761),再召赴京,住千福寺西禅院,公卿士庶参叩求法,不舍昼夜。代宗继位,优礼有加,迁住光宅寺。

师博通诂训,普穷经律,虽受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礼遇,然天性淡泊,自乐天真。常慕南岳慧思大师之遗风,乃奏请于衡岳武当山建太一延昌寺,又于党子谷创立香严长寿寺,各请藏经一部以镇山。大历八年(773),又奏请度天下名山之僧,取通于经律禅三者之僧。后归南阳,于大历十年在党子谷示寂,年寿当在八十以上。谥号‘大证禅师’,世称南阳慧忠、南阳国师。

 有关师之著名公案有国师三唤、无情说法、无缝塔等,另有九十七种圆相,由侍者耽源所传。又师与行思、怀让、神会、玄觉等四人并称为六祖门下之五大宗匠,与神会同于北方弘扬六祖之禅风,而批评当时于南方(江西)阐扬‘平常心是道’之马祖道一,并对南方禅者不重视经典而随意说法之作风予以驳斥,故于平日特别重视经律论与教学之研习。[宋高僧传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五、传法正宗记卷七、禅宗正脉卷二]

 (三)(817~882)唐代僧。泉州(福建)仙游人,俗姓陈。属南岳怀让之法系。又称志忠。九岁(一说十五岁)时依龟洋无了出家,后在襄州(湖北)龙兴寺受具足戒。师曾参游诸方,后参谒庐陵之草庵法义,并嗣其法。再归龟洋山时,适值会昌法难,受*迫还俗而逃难。中和二年示寂,世寿六十六。黄缌为之撰碑铭,门下为之建东塔,与其师龟洋无了之西塔相望。此外,师之法系传承,在景德传灯录、祖堂集等诸禅籍中,各有异说。[景德传灯录卷八、卷二十三、祖堂集卷十五、禅林僧宝传卷十、五灯会元卷十四、释氏疑年录卷五]
上一篇: 慧苑 下一篇:慧见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教字典佛学推荐

佛学大字典佛学推荐

神宫寺

月霞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记述法服之材质、裁缝及补浣等法。分为制意释名、立体拔俗、胜德经远、法色光俗、裁制应法、方量幢相、单复有据、缝制裁成、补浣诚教、加法行护等十篇。 本书论法服之材质,于绢、布二种中,以布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规矩。盖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杀生,若以蚕丝作法服,则有违拔济之心,故属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应法记一卷。[道宣律师感通录]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