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八苦
1970-01-01丨 来源:
(一)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即:(一)生苦,有五种,即:(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

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二)老苦,有二种,即:(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三)病苦,有二种,即:(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四)死苦,有二种,即:(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

 (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别出以下八苦: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上一篇: 八音 下一篇:八相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