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地藏菩萨
1970-01-01丨 来源:
地藏,梵名Ks!itigarbha ,音译作乞叉底檗婆。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即受释尊之付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之菩萨。关于地藏菩萨之名义,地藏十轮经卷一以(大一三·七二二上)‘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大方广十轮经卷一以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

 据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示现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王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无数异类之身,以教化众生,并特别愍念五浊恶世受苦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地藏菩萨常变现如是无数之化身济度众生,故又称为千体地藏。

 地藏菩萨之本缘故事,有多种说法。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仞利天宫神通品载,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前,为大长者之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之相好庄严,而产生恭敬景仰之心,为证得此庄严之相,而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罪苦众生。同经同品又谓,地藏菩萨为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之一婆罗门女,为救度其母出离地狱,而为母设供修福,并发愿尽未来劫广度罪苦众生。又同经阎浮众生业感品亦举出二说:(一)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时为一国之王,其国内人民多造众恶,遂发愿度尽罪苦众生皆至菩提,否则不愿成佛。(二)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时为一女子,名为光目,其母堕于地狱受苦,光目为救度之,而发愿救拔一切罪苦众生,待众生尽成佛后,方成正觉。上记诸说皆随地藏信仰而广传人间,故佛教中常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语来形容地藏菩萨慈悲怜愍之广大誓愿。



 地藏菩萨之形像有多种,大日经卷三等以之为菩萨形,并饰以宝冠、璎珞等。大方广十轮经卷一等则以之为沙门形。一般广为流传之形像,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沙门形,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莲花上。

 在密教中,地藏菩萨为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之主尊,呈菩萨形,左手持莲花,花上有如意宝幢,右手持宝珠,坐于莲花上。密号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三昧耶形为宝珠或莲花上之幢。种子为凕(i,伊),或嵔(ha,诃)。真言有二种,一般多用‘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诃诃诃微娑么曳莎诃’。印相为旗印;陀罗尼集经卷六则以印相为法身印及法印。又金刚界曼荼罗中,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中之金刚幢菩萨,与地藏菩萨同体异名。此外

,据八大菩萨曼荼罗经所举,地藏菩萨为八大菩萨之一。或谓地藏菩萨与观音、势至、龙树等菩萨皆为阿弥陀佛之胁侍,称为阿弥陀五佛。亦有谓阿弥陀佛于因位时之法藏菩萨,与地藏菩萨为同体。

 我国自隋唐之后,崇尚地藏菩萨之信仰极为兴盛,例如隋代之信行依地藏十轮经而高倡‘普佛普法’之说与地藏菩萨礼忏法,当时称为三阶教。此外,宋代之常谨撰有地藏菩萨灵验记一书,书中即收录梁代至宋代有关地藏菩萨之三十二种灵验事迹。由于此信仰之普遍,故时人每辗转模画地藏菩萨像,置于寺院或私人佛堂以礼拜供养之,其较著名者有梁代汉州德阳县善寂寺东廊壁上之地藏菩萨像。

 又我国佛教界视地藏菩萨为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应化说法之道场在安徽省九华山。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载,地藏菩萨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修道,居数十年示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



 地藏菩萨以悲愿力救度一切众生,尤其对地狱中之罪苦众生特别悲愍,而示现阎罗王身、地狱身等广为罪苦众生说法,以教化救度之,故一般又以阎罗王为地藏菩萨之化身。如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中,即举出阎罗王之本地为地藏菩萨之说。又如我国民间信仰中,地狱思想受‘地藏菩萨本愿经’之影响甚深,而视地藏菩萨为地狱之最高主宰,称之为幽冥教主,其下管辖十殿阎王。近时于敦煌千佛洞发现之地藏十王图,即绘有地藏菩萨及十王等之像,并附有宋代太平兴国八年(983)造立之铭文。

 据地藏十轮经卷一载,地藏菩萨具有无量数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为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谓,地藏菩萨本已证入十地之果位,然为教化众生,故仍在声闻、辟支佛地,而不愿成佛。同经并举出,至心称念地藏菩萨之名号,或礼拜供养地藏菩萨之画像、雕像等,必能离诸忧苦,不堕恶道,并能获得十种或二十八种利益。

 在日本,地藏菩萨之信仰始自平安中期,兴盛至今。此一信仰于镰仓时代以后,渗入民间信仰。如以示现于塞河原之地藏菩萨为儿童之救护者,并有和赞歌颂之。又如育子地藏、子安地藏专事救护育子之事。此外,参礼六地藏(教化六道之地藏菩萨)、延命地藏、胜军地藏者亦颇多。[金刚三昧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七、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四、大宝积经卷一、地藏菩萨陀罗尼经、大日经卷一至卷四、地藏菩萨仪轨、预修十王生七经、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大日经疏卷五、卷十、卷十三、法苑珠林卷十四、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参阅‘六地藏’1259、‘延命地藏’2878、‘阎魔王’6340)
上一篇: 地藏菩萨三国灵验记 下一篇:地藏悔过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