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跋只
1970-01-01丨 来源:
梵名Vr!ji ,巴利名Vajji 。为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又作跋耆、拔耆、跋阇、毗梨只、越只、毗离子、弗栗恃。意译增胜、避、聚。亦为中印度北部之种族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七载,此国周围有四千余里,东西较长,南北较狭,土地膏腴,花果茂盛,气候微寒,人性急躁。人民多敬事外道,少信佛法,僧徒兼学大小二乘。其首都为占戍拏,然多已颓毁。故城之西有阿育王塔及佛发爪塔,城西河滨有佛陀济度大鱼、渔夫之遗迹。

 据长阿含卷二游行经载,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梵Aja^tas/atru )欲伐跋只时,王尝派遣大臣禹舍(梵Vars!aka^ra )前往请示佛陀,佛陀谓,跋只国人具足七种不退法,故其国久安,不可侵损。七种不退法即:(一)人民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二)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三)奉法晓忌,不违礼度。(四)孝事父母,顺敬师长。(五)恭于宗庙,致敬鬼神。(六)闺门真正,洁净无秽。(七)宗事沙门,瞻视护养不懈。禹舍以佛陀之告诫转致阿阇世王,王乃止息攻伐跋只之计划,遂筑巴陵弗城(梵Pa^t!aliputra )备之。

 又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等载,于佛陀入灭后一百年,跋只族之跋阇子比丘(巴Vesa^lika^ Vajjiputtaka bhikkhu^ )提倡‘十事’合法,引起教团之论争。此外,据巴利文长部经之记载,佛世时,敬事佛陀、护持佛法的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妃韦提希夫人乃跋只族之毗提诃国人。

 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考证,此国之位置,约在恒河支流干达克河(Gandak)与马哈那底河(Mahanadi)之间,长约四八○公里,宽约一六○公里之地。又据欧洲学者大卫斯(Rhys Davids)考证,跋只族系由八个小国联合,而以梨车毗、毗提诃二族为主。至六世纪顷,梨车毗族征服尼波罗国(即今之尼泊尔)。玄奘入天竺之时,当时君临印度之鸯输伐摩(梵Am!suvarman )亦属其王统。[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贤愚经卷二降六师品、法句譬喻经卷四泥洹品、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十三、翻梵语卷八、A. Cunningham: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Ⅱ;T.W.Rhys Davids: Buddhist India]
上一篇: 都市 下一篇:超智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