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中佛网
1970-01-01丨 来源:
讲演、讲说之意。谓聚集众人,讲演或论议经论等。依讲说之内容,可大别为讲经、讲律、讲论。在印度,阿育王时代已有讲经说法之事。如阿育王于 Calcutta- Baira^t 之小摩崖法敕中,刻有毗奈耶中之最胜法说(梵Vinaya -samukase )、圣种经(梵Ariya -vasa^n!i^ )等七种经典,期勉僧俗四众能时时听闻而忆念之;善见律毗婆沙卷二亦记载阿育王时之传道师赴各地弘法,演说经典,而列举蛇譬喻经(巴 A^si^visu^pama-suttanta)天使经(巴Devadu^ta-sutta )等十三种经名。又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嘱累品、法华经卷四法师品等,皆劝人于受持读诵经典之外,并为人广说。

 我国之讲经,始于后汉末年。据释氏要览卷下载,曹魏时,朱士行开讲道行般若经,为讲经(僧讲)之始;东晋尼师道馨开讲法华、维摩二经,为尼讲之始;元魏时,法聪敷扬四分律,为讲律之始;姚秦时,鸠摩罗什授僧嵩法师成实论,为讲论之始。又据法苑珠林卷十七敬佛篇第六之五载,刘宋大明四年(460),路昭太后造立普贤菩萨乘白象之像,置于中兴禅房,并设‘讲’于寺。另据吉藏之大乘玄论卷三谓,诸师皆依河西道朗法师所撰之涅槃义疏,讲涅槃经,乃至阐释佛性义。此外,据梁书卷三武帝本纪所载,大通三年(529),帝于同泰寺升法座,为四众说大般涅槃经义。是为帝王讲经之例。

 有关讲说者之称谓,或称为讲师、讲僧,或称讲主、讲士、讲匠。如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载,隋代沙门智隐曾任讲论众主;碧岩录第四则载,唐代德山宣鉴禅师曾任讲僧,于西蜀讲金刚经。又据大宋僧史略卷中、释氏要览卷上载,宋代设有讲经首座、讲论首座等;如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载,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赞宁撰鹫岭圣贤录五十卷,遂受敕任左街讲经首座。另据释氏要览卷下载,与讲经说法者对扬之职,称为都讲、都讲师。即于讲经之际,由都讲发问,法师一一作答,如东晋道安,每于开讲时,立有都讲。

 其次,讲说之场所,称为讲堂、讲席、讲筵,或称讲肆、讲座等、如增一阿含经卷五十载,佛陀住世时,毗舍离国有普会讲堂者即是;又据广清凉传卷上,五台山公主寺即存有讲堂。又讲说之集会,称为讲会。此外,亦有结社讲法者。如释氏要览卷上载,东晋时代,庐山慧远集合僧俗,组成白莲社,讲净土教义,共修净业;佛祖统纪卷四十二载,唐代龙兴寺南操组成华严社,讲华严经,力劝众人持诵。上举之外,讲赞,谓讲解赞叹经典之意义;讲下,谓讲席之下,系对知名法师之尊称;讲嚫,指对讲经说法者之谢礼,‘嚫’为达嚫(梵daks!in!a^ ,译作布施)之略称。另据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所记,唐末之世,立有讲经科、禅定科、持念科、文章议论科等,以勘验僧尼。

 讲说有三种利益,据释氏要览卷下所举,三益即闻时益、修行时益、转生时益。又讲说者有五种福报,即当生长寿、得大富、得端正、得名誉、得聪明。

 在日本,讲论法义之形式有多种。如讲法华经,有源自我国唐代慧明于法华经开八座讲赞之法华八讲,另有法华十讲、三十讲等;讲最胜王经,有‘最胜讲’等。其后讲会逐渐流于仪式代,亦广泛包含修佛事,而有往生讲、念佛讲,或涅槃讲、罗汉讲、遗迹讲、舍利讲等四座讲。更传至后世,对参与佛事、神事等之结社,称为讲社;参与者称为讲中。又以募化供物、社寺所需金钱为目的,亦有举行讲会之例。目的在于金钱之殖利者,有所谓无尽讲、赖母子讲等。

 对于讲解经论之师,亦称为讲师,可分二种:(一)自平安朝以降,在各国设此职,称为讲说师、国讲师。(二)于维摩会等敕会中担任讲经者。即于南京三会(宫中金光明会、兴福寺维摩会、药师寺最胜会)、北京三会(法胜寺大乘会、圆宗寺法华会、最胜会)中,受请讲明经论者,又称三会讲师。

 此外,讲述佛、菩萨、祖师德行之仪式,或次第记录此类仪式而成之书,皆称为讲式,如往生讲式。又临济宗于受布施后,对笃信者所设之斋筵,称为讲中斋。[梁高僧传卷五法遇传、续高僧传卷五法云传、出三藏记集卷十沙弥十慧章句序、卷十三安玄传、大宋僧史略卷上僧讲条、类聚三代格卷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五章(汤用彤)]
上一篇: 阇提华 下一篇:薄伽梵塔派

佛教字典最新文章

佛经 佛咒 杂藏 续藏经 乾隆藏 续藏 论藏 律藏 嘉兴藏 藏外 经藏 普贤行愿品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盂兰盆经 雨宝陀罗尼经 僧伽吒经 佛说善生经 佛说观无量寿经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藏 地藏经 药师经 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维摩诘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阿弥陀经 佛说无量寿经 楞伽经 楞严经 金刚经 圆觉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其他 六字大明咒 日光菩萨咒 爱染明王心咒 作明佛母心咒 大势至菩萨心咒 小供养咒 报父母恩咒 施饿鬼食咒 楞严咒 阿閦佛心咒 不空罥索神咒 准提咒 十小咒 长寿佛心咒 白度母心咒 地藏菩萨心咒 如意满愿轮咒 宝箧印陀罗尼咒 往生咒 雨宝咒 甘露手咒 摩利支天咒 仁王护国咒 加持念珠咒 金刚萨埵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莲花生大士心咒 药师咒 静心咒 般若心咒 月光菩萨咒 绿度母心咒 加持四小咒 军吒利菩萨咒 尊胜佛母心咒 般若波罗蜜多咒 财神咒 灭定业咒 文殊智慧咒 消灾吉祥咒 清心普善咒 虚空藏菩萨咒 文殊菩萨咒 观世音菩萨甘露咒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大悲咒 净水咒
味之素是非赢利性的中佛文化传媒机构
;Copyright © 2016.味之素中佛网 微信号:hengxiu1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和网友上传,一旦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刻联系我们删除